从业务属性来看,美硕和蘑菇街虽然转型为自营平台,但仍然是“导购模式”的电商平台。
近期,曾经活在淘宝的导购平台迎来了一场融资的狂欢。
6月6日,蘑菇街确认完成新一轮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对蘑菇街的估值高达10亿美元。不久前,米福。com还宣布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年初51返利2000万美元B轮融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市场似乎越来越认可这些导购平台的价值,融资金额一次次刷新人们的想象。隐藏在背后的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曾经被淘宝封杀的导购网站再次重生,这些导购网站又能给似乎已经固定很久的电商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从跑龙套到主角的转变
在中国,导购网站和导航一样,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看来所谓的“选择恐惧症”是专门形容中国网民的现象。导购网站虽然历经波折,但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一次次爬起来,自身能量瞬间提升。和所有低俗武侠剧里的主角一样,被最后的大BOSS打得鼻青脸肿,但下次再出现,武功一定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然而长期以来,导购网站并不是电商这部武侠剧中的所谓主角。更直接的说,导购就像一个随时会被主角不知名的AOE干掉的跑龙套。以梅李硕、蘑菇街为首的导航网站,需要时不时看主角淘宝的脸色,一个小小的规则调整,在导购网站眼里很可能就是生死。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虽然这部剧的主角早已看出了这些bit玩家的“狼子野心”,有心除掉他们,但这些小角色在整部剧的表现中却十分出彩,这使得导演往往不敢冒险去恶心观众,私下杀死这些bit玩家,并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成为主角。
在这场演出中,梅和蘑菇街上演了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反击。主要原因是,首先,淘宝是最大的主角。因为场景太多,很难做到每一个场景都尽善尽美,这就给跑龙套的玩家留下了出彩的机会。具体来说,超过500万的淘宝卖家提供的SKU数量庞大,就需要有东西帮用户“挑选”,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纷繁的东西中乱撞。
其次,跑龙套的抓住了主角之间的矛盾,顺利登顶。在这部剧中,淘宝无疑是最大的主角,而二号主角是淘宝C店的卖家,三号主角是天猫B店的大卖家。本来二号主角场景很多,但是因为三号主角财大气粗,和淘宝联手,不断减少淘宝C店的场景。淘宝店C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开始大面积抱怨,甚至联合搞了几次军演,但是并没有为淘宝做出什么改变。这时候美丽说,以蘑菇街为首的行者迅速拉拢这些C店卖家,以为以增加用户和收入的名义迅速晋升到第四,但还是无法让淘宝收敛,于是行者联合C店卖家,另起炉灶开始唱戏,公开对抗淘宝。
最后美女和蘑菇街完美展现了《我是演员》这样一部超级经典的剧。美硕和蘑菇街在一开始就能迅速抓住用户的需求,找到“女人购物”的差异化定位,然后通过做各种特色的晒活动吸引用户的回访。此外,利用QQ空社交网络,腾讯成为第一批做广点通服务的用户,充分享受腾讯广点通服务现在的红利,壮大自己。
从跑龙套到主角反转,固然有命运之神的眷顾,但更大的原因在于抓住了用户导购的刚需,敏锐地抓住了淘宝C店小卖家“叛逃”的想法和社交电商的机会,进而不断改进产品,从而让自己的生存空越来越大,路越走越宽。
为什么估值这么高
虽然大部分导购网站已经开始另起炉灶,但仍然没能与淘宝抗衡,甚至完全“脱离淘宝”。美丽说和蘑菇街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转型为自营平台已经半年有余,但目前链接淘宝的商品仍占其中的30%,但这些定向到淘宝的商品不会是美丽说和蘑菇街的主要推荐,也没有淘宝客的份额。
而且即使美颜和蘑菇街都宣称自己的日均UV可以超过600w,但似乎还是比不上淘宝。在这种情况下,梅李和蘑菇街还能获得这么高的估值,有点出乎意料。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估值仍在“合理范围”内。
从业务属性来看,美硕和蘑菇街虽然转型为自营平台,但仍然采用“导购模式”的电商平台。相对于今天的淘宝,淘宝的优势在于,淘宝本身规模庞大,很难做出这种导购模式,这恰恰给导购网站制造了竞争壁垒。从目前美李硕和蘑菇街的页面可以看出,美李硕依然偏向媒体属性,通过做各种话题来推荐产品,而蘑菇街则进一步加强了对用户接单的引导,两者都没有因为自身的转型而在用户体验上有大的改变。
对于两个网站来说,导购模式需要足够的基础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两个网站的投资压力。但从两家自营店的数量都在2000家左右来看,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阻力,只能惊叹淘宝C店卖家的旺盛需求。同时,过渡到自主创业后,收入控制会更舒服,也不需要遵循淘宝客的一些规章制度。这种模式也被认为是吸引资本市场的一大原因。
此外,梅丽表示,蘑菇街的移动流量比例有很大优势,更适合移动电商的发展。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移动业务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互联网企业价值的最关键因素。聚美优品能获得如此高的估值,在很多人看来与其移动业务占比高不无关系。目前电商巨头淘宝、JD.COM的移动端占比大概在20%-30%,而导购平台普遍在5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导购网站由于商品数量少,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快速浏览和快速选择支付,更符合移动电商的使用场景。正是这种化繁为简的做法,让导购网站被误打误撞,也满足了资本市场对移动电商的想象。
“肯定不是又一个淘宝打淘宝”。从这个纬度来看,导购网站似乎更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望打造一个真正的“手机淘宝”。如果以这个概念作为标杆,蘑菇街10亿美元的估值似乎可以说得过去。
新的电子商务时代即将到来
网购之所以能打败传统购物模式,在于以价格为出发点,进而形成用户的购买习惯,充分享受用户购买习惯改变的红利。如果把这个理论移植到导购网站和电商网站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导购网站通过聚焦某个细分领域吸引用户浏览,然后通过形成用户的购买习惯成为电商的新入口。同时,导购网站也可以因为这个入口价值吸引商家入驻,从而形成垂直电商平台。似乎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幻想空。从美谈、蘑菇街等导购网站的转型过程来看,这种猜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分久必合”。三年来,垂直电商平台被综合电商平台秒杀。鞋类垂直电商平台乐淘已正式开卖。好乐步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麦考林、柯凡、孟巴莎都已经偃旗息鼓了。可以说,最近一年,电商已经成为以天猫、JD.COM为首的综合电商平台的天下。不过,这种局面似乎正在被导购平台向垂直电商的转型所打破。未来电商行业可能会逐渐变回垂直电商平台和综合电商平台并存的局面。整个电商正式完成了“积分-融合-积分”的转化过程。
但是,在电子商务的第一阶段,大部分垂直电商平台都是以商品类别进行细分的,比如3C电商平台、鞋类电商平台、箱包电商平台,而在未来,垂直电商平台会更多地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细分,比如唯品会的品牌特卖、美妆街的女装购物等。电子商务的垂直分工从以前的体现升华到现在的特点,从而催生了垂直电子商务的新活力。
马云曾对导购网站的处境说,“淘宝需要的不是大树,而是森林”。然而,这些大树的成长似乎并没有随着马云的意志而停止。相反,逐渐离开淘宝的地盘后,不仅茁壮成长,这些大叔们还组成了新的地盘,建立了新的“电商生态圈”。
这让我想起了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故事。在朱元璋看来,皇帝来之不易的土地为什么要和一个打工的宰相分享权力?于是,朱元璋利用胡事件,彻底废除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但自古以来就需要宰相,因为需要通过相权来平衡君权过大的问题。虽然不比朱元璋差的皇帝李世民和赵匡胤对宰相恨之入骨,但他们并没有废除这一制度,尤其是自然而然地。果不其然,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迪就建立了内阁制,而这个制度的后果就是一个权力大于宰相的组织应运而生,像高拱、张这样的内阁大臣甚至开始了自己超越皇权的时代。
违反历史发展规律必将得到规律性的报复,朱元璋的后代也没有逃脱这种惩罚。同样,对于电商行业来说,一个历史上必然崛起的商业,也不会因为某个意志而停止发展。蘑菇街以1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2亿美元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不是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