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平台的创新,个人支付已经从线下转向通过手机进行在线交易和支付。在新的金融环境下,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犯罪分子变换犯罪手段,精心策划设计自己的犯罪手段,一步步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踏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黄浦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受理、承办和管理案件中发现,电信诈骗犯罪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进行转移,绕过了金融机构实体柜台的审核,使犯罪活动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更快捷、更直接地进行,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更大。
该中心对此类电信诈骗案件进行梳理,结合案例分析,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识别犯罪分子的骗术,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
线上兼职,易刷快返利:诈骗分子发酵的“香馍馍”
给Tik Tok账号和微信官方账号点赞和关注,增加粉丝流量,快速赚钱;刷淘宝和JD.COM,增加商家销量,多赚钱;随时随地指指点点,不出门,不上班,轻松赚钱...刷单兼职赚取佣金和返点,似乎是一个很容易赚钱的“香馍馍”,很多找兼职的人,比如家庭主妇,都卷入了骗局。
这种犯罪不是单一的诈骗。诈骗分子会组建团体,设置类似“老师”的角色。以帮助淘宝、JD.COM各大商家、Tik Tok账户提高销量和点击率为名,介绍刷单的流程和操作,客服在刷单平台上分配任务。在群里,“老师”带领群里的成员抢单、做任务,造成单子少、抢单多、返利快的假象。同时,诈骗分子设置了最低单笔取款的门槛。当受害人要取现时,被告知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票据,比如60张,导致受害人转账支付所谓的“抢钱”。当受害人要求返还本金时,诈骗分子往往会以任务未完成、赃款无法返还为由拒绝提现。
诈骗分子各有分工,一步步有目的地将诈骗对象引入瓮中,骗取钱财。诈骗分子表面上是让受害人多赚佣金,实质上是诱导受害人不停抢单,快速推送受害人提供的银行账号充值转账。诈骗分子达到占为己有的目的后,立即将受害人“踢出”群,“黑掉”受害人。
[案例]
通过多种方式锁定诈骗目标。
1.打电话声称可以提供24小时兼职,轻松赚钱,快速提成。
2.在微信群里,给群友发提供兼职的广告。
3.在Tik Tok,向不特定对象发布兼职计费信息。
共同特点:找兼职的人往往会在不特定的地方或网络留下个人信息,诈骗分子很容易锁定此类诈骗对象。
通过其控制的联系平台与诈骗目标建立稳定的联系。
当诈骗对象询问如何兼职时,诈骗者通过以下方式达到操纵诈骗对象实施诈骗的目的:
1.向诈骗目标推送线上微信官方账号,要求其添加,并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发送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链接到一个在线通讯APP,比如X邮通讯APP,X袋通讯APP等。欺诈者利用这些应用程序作为与受害者交流的平台。
2.向诈骗目标推送二维码,添加个人或企业微信,成为好友并联系。
继续推刷单平台这个诈骗工具。
1.在通讯类APP上,诈骗分子继续推送,要求扫描二维码,并要求诈骗目标下载与刷卡相关的APP,如X多利商城APP、X赞助商APP、X积分APP等。,并直接通过app进行所谓的刷卡。
2.在APP或网站链接中,诈骗分子要求受害者注册个人信息,填写银行卡等。,并把他们拉进某个群体。组名将为“JD。COM任务佣金群007”、“淘宝喜欢佣金群110”、“Tik Tok关注佣金群888”等类似的群名,让受害者以为进入了正规合法的兼职佣金赚取群。在获得目标的信任后,欺诈者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受害者遵循他的指示。
用诈骗对象自己的钱作为返利的报酬,非法占有更多的钱。
1.为了让诈骗对象将自己的一大笔钱用于所谓的刷单,在刷单之初,诈骗分子首先将其有限的银行账户提供给受害人,作为刷单和返利的资金。这样,受害者对账单的真实性和返利的及时性更有信心。随着账单金额越来越大,受害者从一开始就利用诈骗分子提供的资金,用自己的大笔资金毫无防备地支付账单。
2.在网络刷单平台或直接刷单的APP上,要求诈骗目标填写银行卡的具体信息,并向银行账户充值后才能刷单。充值金额和刷卡次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比如充值10万元以上,累计完成60次刷卡,才能退还佣金。否则受害人不仅拿不到佣金,还不能从平台或APP提现。
在这种诈骗方法中,账单是假的,更不可能在账单完成后退还佣金和提取现金。而是诈骗分子一步步将受害人的钱转移到平台或APP上,诈骗分子通过这种手段控制、占有、转移更多原本属于受害人的钱。
3.诈骗分子除了占用受害人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还会要求受害人直接将账单转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或者求助收款二维码。事实上,所有的票据都已经被诈骗分子转移和占用。
上述动作完成后,受害人发现无法兑现大额票据本金时,就会醒悟被骗。所谓的提成就是纸上谈兵,不过是骗局中的一招。
防止欺诈的技巧
1.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在网站上随意注册填写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
2.警惕陌生的电话推销和网上推送,不要轻易相信。
4.不要透露个人支付的细节,比如支付宝和微信。
5.涉及到转账和支付,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思考,问问自己是否安全。
这种诈骗犯罪利用的是受害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寻找一份兼职和另一份收入来支撑生活的想法。所谓的回扣、返利,是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幌子。对此一定要保持警惕,有能力判断和识别单笔佣金返利的诈骗手法。
来源:黄浦区法律援助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