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员工”推荐“抢券”,利润高达15%。你信不信?近日,厦门市民朱女士在网恋平台soul上认识了一个陌生的朋友。这个“朋友”自称是“阿里员工”,利用内部信息推荐赚钱方法。该女子本想和“朋友”一起赚9900元,最后却赔了66000元。这是怎么回事?记者从厦门警方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并向市民做防骗提醒。
网友自称“阿里员工”,推荐低价抢券平台
7月7日,朱女士通过灵魂交友APP认识了一个叫的网友,在这个软件上交流得不错就加了微信。张硕自称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在微信上聊了几天后,让朱女士下载了一个叫泡泡的聊天软件。
双方在Bubble又聊了两天后,张硕说他知道有一个网站可以从JD.COM、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抢优惠券。张硕说,网站的“规则”是,低价购买优惠券后,网站会高价回收,会有15%的巨额利润。由于他是阿里的员工,不能抢购,所以让朱女士帮他抢购。
得到“内幕消息”,祝马女士立即行动。7月11日18时许,朱女士点击了张越发来的网站链接,登录后在网站上注册了账号,然后联系网站客服索要银行账号,直接将钱转到了客服提供的账号上。朱女士第一次要求客服充值2000元购买优惠券。不到10分钟,系统显示“优惠券回收成功”,盈利300元。朱女士提现,扣除手续费10元,实到290元。
尝到甜头的女性追加投资
祝女士一看,短短10分钟就赚了290元。于是第二天,朱女士“故技重施”,成功赚了990元。
7月13日至7月20日,朱女士先后向网站“客服”提供的账户转账十余次,共计66000元。据朱女士报警称,她之所以在此期间多次转账却没有提现,是因为“客服”告诉她“在网站上反复充值购买优惠券,回收成功率更高”。同时,在她动摇的时候,多次告诉朱女士,网站“安全可靠”,“按客服说的做就能赚钱”。但7月21日,朱女士发现自己上不了网站,也联系不上张硕和网站客服。直到那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低配版《杀猪板》
与以往股票、外汇、虚拟货币等“高端市场”投资不同,朱女士遭遇的“杀猪市场”是“券返利”,相对“低端”。厦门警方分析,其实这个骗子特别针对朱女士这样的女性,编造了一个更容易“上手”的“赚钱项目”。“通过内部渠道抢优惠券赚取高额利润”的谎言更容易被经常网购的女性接受。
欺诈流程
●自称“阿里员工”,推荐内部抢券平台,号称获取高额利润。
●受害者充值抢到优惠券后,“网站”高价回收,让受害者尝到甜头。
●以“多次累计充值抢购,回收成功率更高”为由,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
来源:厦门日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