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淘宝在双11前正式推出最新版本的“长辈模式”,在电商购物全链条做了时效-适应性改造。此举会带来哪些变化?本文对淘宝长者版的功能和界面设计、商品内容调整、老化逻辑进行了体验和评测。来看看吧!
自疫情爆发以来,老年人遭遇的数字鸿沟现象不断引起社会关注,从使用健康码、旅行码,到通过电商购买生活用品,再到使用社交、短视频软件获取信息和娱乐。数字化的方方面面都不可避免地将老年人卷入了互联网世界。
日益增多的老年网民也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分层特征。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后流行时代互联网老龄化研究》报告将老年人的数字生活群体划分为四类:
虽然“自由人”的比例越来越大,但“适应人”、“老宅人”、“撞墙人”等老年用户的数量依然很大,这再次体现了适应互联网老龄化的重要性。
自去年底工信部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程序老化和无障碍专项行动”以来,各大互联网平台陆续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满足老年网民的刚需。
但考虑到适合老化的产品即将面世,市面上的相关产品也是良莠不齐,大量应用甚至只是在首页增加字体,再次点击,一如既往的挂羊头卖狗肉,声称适合老化。
如何精准满足需求,真正实现有价值的老龄化,正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玩了解到,淘宝也在双11前正式推出了最新版本的“长辈模式”,在电商购物全链条做了时效改造。
作为电商行业的标杆应用,淘宝推出的时效模式是迎合潮流的噱头,还是对电商时效的一次有价值的探索?这对整个电商行业的老龄化会带来哪些变化?
对淘宝长老版的功能和界面设计、产品内容调整以及老化逻辑等方面进行了体验和评价。
一、淘宝长辈版好用吗?在淘宝用户设置中将产品切换到“长辈模式”后,最直观的界面就是更大更清晰的字体。
与标准模式相比,长辈模式下的淘宝首页只保留了金币换钱、水果、特产、娱乐四个入口。
据相关报道,这也是银发族最喜欢的互动功能,据说61.9%的受访老年人爱玩。
但原来的双排商品列表也变成了单排展示,商品的图片和名称都放大了,方便老年用户初步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商品。
淘宝标准版首页(左)和改革长者版首页(右)
老年用户点击进入单品详情页,可以通过商品卡片、短视频、直播三种形式获取多维度信息。
在最具购物参考价值的用户评论区,文字和图片的排版也进行了放大,比标准版紧凑密集的信息更适合老年用户的感官体验。
标准版评论区(左),旧版评论区(右)
除了在首页大幅减少老人用不到的功能,老人版还大幅简化了我的淘宝页面。相比标准版的综合多模块页面,长者版只保留了我的订单、我的权益和红包、工具和应用三个模块,以及会员中心和菜鸟包两个应用模块。
其中,老年用户查看的常用商品支付、物流、评价、售后、用户权益等重要信息,简洁地呈现在单排。
标准版“我的淘宝”页面(左)和长者版“我的淘宝”页面(右)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一些互联网产品仅仅披上一件大印花的外衣,淘宝长辈版的视觉改造更加彻底,除了淘宝首页、购物车、我的淘宝三个页面,几乎涵盖了从一级入口到二三级链接页面的所有重要信息。
淘宝官方表示:商品详情页、订单确认页、订单列表页、支付成功页的时效功能也已经上线测试,后续将全面开放。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老年用户来说,电商购物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仅仅在视觉层面进行改造显然是不够的。
Play可以将其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不能逛街和不能搜索。
显然,目前淘宝长者版在界面设计和信息简化方面的改进,已经基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不搜索又是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淘宝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标准搜索页面(左),老年人搜索页面(右)
在淘宝长辈版搜索界面的推荐栏中,符合老年用户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的内容,如马超服/酷爸服、新鲜蔬菜、五谷杂粮、花草种植、医疗保健等占据了头部榜单的位置。
以医药保健品为例。进入垂直频道后,你会发现系统推荐的商品都是适合老年用户的爆款商品,比如“老年人智能提醒药箱”、“老寒腿护膝”、“电子血压计”。
产品已经通过淘宝官方验证,长辈款在产品端确实已经适应老化。
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彻底地解决老年用户的输入和搜索问题,从9月底开始,淘宝长辈模式下的语音助手功能开始逐步升级为智能助手淘宝。
老年用户可以通过与淘宝的语音对话来搜索商品和呼叫人工客服,这也在老化搜索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老年用户再次搜索和购物的难度。
淘宝介绍,天猫双11期间,淘宝还定期推出针对老年用户的活动规则和福利。
但据淘宝官方透露,淘宝功能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只有部分用户可以使用,后期会根据反馈向所有用户开放。
二、适老化已成行业大势所趋在此之前,很多主流app已经加入了老龄化大军。
事实上,自2020年12月25日工信部宣布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程序老龄化和无障碍专项行动”以来,各大互联网平台陆续推出了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无障碍修改app。
独立版APP成为部分厂商的选择。
比如百度就单独推出了针对老年用户的大画幅App,不仅放大了图片和文字,还增加了语音搜索、陪伴电台等抗衰老功能和内容。
酷狗音乐推出了大画幅App,听歌推荐板块设计成了调色盘模式,颜色鲜艳,标题简洁,方便老年用户查看和使用。
百度大页面主页面(左),酷狗音乐大页面(右)
然而,一些厂商在探索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为老年用户创建独立版本的App可能会在无形中将老年用户与其他用户群体隔离开来,无法满足许多老年用户希望与年轻人一样无障碍上网的需求。
另一方面,老版本的独立App有一定的维护成本,大部分主力产品的版本更新非常快,对老版本App的技术更新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老用户的体验。
像淘宝一样,在自有APP的基础上提供养老模式切换功能,专注于内容层面向养老用户倾斜,成为独立APP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思路。
但是,即使现在的问题在未来可以解决,互联网的整体老龄化仍然可能面临更多的新问题。
显然,老年用户要完全实现数字化生活并不容易。
业内表示,从用户终端的适老化改造来看,虽然各公司都在尝试从界面设计、产品功能、平台内容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但由于新兴行业发展时间短、老年群体认知度有限等原因,许多适老化改造仍缺乏连贯性和灵活性。除了头部平台的重大调整,大部分产品的转型还是流于形式。
从转型难度来看,超级App的老化难度要比垂直产品大得多。
比如淘宝长辈版由于平台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产品能够控制的核心节点比其他app少很多。
分开来看淘宝App的结构,底部有五个标签页:首页、购物、新闻、购物车、我的淘宝。仅首页就涉及签到、会员码、文字搜索、照片搜索、天猫新品等27个板块。
APP开发者告诉品万,仅淘宝的下单页面就涉及上百个模板,每个模板都需要单独部署,用于老年人的适配,而适配不仅仅是放大字体和图片,而是根据老年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消费心理,对“寻找商品-进入详情页-浏览具体信息-下单支付-物流跟踪-收货售后”整个购物环节中的大量信息进行简化和重构,是否是为了完成链接适配。
此外,淘宝App中大量的店铺都是自营商家,也是平台的主要内容提供者,这也意味着淘宝的时效并不能完全由产品端实现,产品只能改变顶部、底部、评论区的展示形式和视觉效果,产品内容中的图片和文字都是商家独立上传的,这也是详情页中最大的部分。
换句话说,平台方已经迈出了互联网老龄化转型的第一步,更深入具体的转型需要个体商家、内容创作者甚至普通用户的配合,共同完善。
不仅如此,除了功能实现之外,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互联网公司可能需要学习并善于与老年用户沟通,这可能才是老化赛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网民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10.11亿网民中,6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12.2%,老年网民规模达1.23亿,较一年前的9700万增加约2600万。
但这些群体不像年轻人那样善于表达,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对数字生活的需求是什么,这也对互联网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根据人民网舆情中心的数据,30%的中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近10%的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
如何进一步实现超越功能性衰老的情感衰老,也将是衰老过程中的一个课题。
特别是对于广大下沉地区的老年群体来说,他们的社交大多依赖于互联网平台,科学上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超过100万亿的老人市场,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对于淘宝这样的app来说,即使目前的探索已经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有价值的借鉴,下一步如何通过数字化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连接和慰藉,将是科技助力老人需要深思的课题。
作者:闻仲;微信官方账号:品玩
本文由@品玩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