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少优优来头条不仅仅是为了读书取乐,也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但是很多新人会觉得被这种100粉权限限制有点难受,看你背景的收入也就几毛钱。如果你是原创博主,不妨把作品放在几个平台上,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下面主要比较今日头条,百家号,小红书,Tik Tok 的优势和操作方法,都是干货!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欢迎各位朋友朋友一起交流!
标题号
头条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它于2013年推出。它是字节跳动公司发布的自媒体平台。其主要特点是:内容分发采用推荐算法。
想上头条,首先要知道头条推荐算法。简单来说,要想在头条产生爆款文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原创+热点。头条内容的阅读量依赖于平台推荐,原创性、热点性、话题性强的文章在头条可以获得更高的推荐量。
虽然头条流量不错,但是用户整体水平不高。建议你推送通俗易懂的内容,内容不要太长。没有内容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推送图集。有时候,高质量的图片甚至比文章更吸引人。
但是,低俗敏感的内容一定要避免。头条对内容和广告有严格的监管。除了智能算法,还会有第二轮人工审核,这也是很多账号踩雷的主要原因。
目前头条内容主要分为四类:除了图文,还有微头条、小视频、问答等。不同类型,不同玩法。重点关注微头条和问答。微头条和微博类似,讲究趣味性和话题性。往往几句话几张图就能轻松获得很高的阅读量。没有好的内容,转发几条别人的内容加上自己的评论也能获得较高的阅读量。吴空问答是增加头条权重的有力工具。在it中回答与账户领域一致的专业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账户专业性和曝光度。如果考核期内有4个高质量答案,该账号将被贴上高质量创作者的标签。这两个功能在做头条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这是除了创作原创内容之外,提高账号专业性和曝光度的最好方法。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头条门槛低,非常适合新手,也是构建自媒体矩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百家号
百家号于2016年6月上线,是百度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的内容发布、内容变现和粉丝管理平台。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全职工作最难找:全职工作的难找是出了名的。一个身份证只能申请一份全职工作,审核机会只有5次。如果五个机会都用完了,你还没有得到一份全职工作,那就说明你的工作被取消了。
收入最高:百家背靠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平台的流量不可忽视,给创作者的收入高于其他平台。目前百家的单价是10000块左右(百家的收入计算比较复杂,没有具体的单价,同类型文章相同阅读量的收入会有所不同)。
百家号怎么运营?
新人雇佣:目前百家号的雇佣期为7天。能否就业成功主要看这几个指标:百家号指数≥500。指数的评价标准很简单:文章的打开率,用户在内容上停留的时间,用户的点赞数,评论数,转发量,收藏量。
怎么做?
一、取标题(90%的新媒体人都在用标题套路!)来提高文章的打开率;
第二,文章内容不要太短,提高用户在内容中的停留时间;
第三,输出优质内容,增加用户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数量。然后就是人工审核和后期质量,只要文章内容保持高原创性,不涉及一些敏感话题,一般问题不大。
账号等级升级。目前百家号主要分为四个等级:新手作者-初级作者-中级作者-高级作者。指数越高,账户级别越高,收益越高。
小红书
相比之前的平台,小红书是一个更偏向女性用户,年轻化的平台。所以这个平台有2.5亿注册用户,其中80%是女性用户,70%是90后,60%是一二线城市的用户。
很多年轻人会在小红上种草,搜索好吃有趣的生活方式,了解消费信息。品牌可以通过大量的种草内容和互动,与用户建立联系,传递品牌故事。
比如美妆品牌,就把小红书当做必须投资的平台。不管小红书有没有发生转型,哪怕是从其他电商平台购买,小红书种草这一步也永远省不了。
小红书的鲜明特点是真实、美好、多样。它的多样性体现在,小众品牌和大品牌都可以在这里切入多元化的场景,找到各自的目标用户,然后放大。
所以小红书营销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让用户在这里找到她喜欢的内容。
用户在参与互动时,通过图片或视频标注自己的生活,然后会汇聚成口碑传播,引发相关话题的讨论。种草后,用户可以通过链接直接购买产品。
小红书还提供数据洞察、流量触达、内容营销和闭环交易。很多品牌都会在小红书里建自己的品牌号,然后打通小红书的交易环节。当然也有很多品牌做不到,因为小红书的平台成本不低,无论是流量运营还是交易额都相当高。但这并不妨碍品牌在小红书种草,因为它在其他平台的转型还是很不错的。网上能查到的一个种草笔记,至少能吸引10多个品牌的合作意向。如果一注定价200,可以说副业月入过千很容易。
所以小红书整个商业化逻辑就是创造种草内容,运营账号,产生需求后让普通人带货。
Tik Tok
根据Tik Tok去年8月发布的数据,Tik Tok现在是一个日活6亿+的大池子。
很多人觉得Tik Tok是一个特别酷特别年轻的平台,但Tik Tok其实已经完成了多线城市的布局,其中三四五线城市Tik Tok用户占70.5%。Tik Tok模型,如果我们从结构上来看,分为三个部分:私有领域流量,公共领域流量和商业领域流量。
第一步是私有域流量。在手机品牌蓝V平台上,有新机的时候会做新品介绍的头部图,新品会对应官网的链接。同时,有了新品,他们还会推出一些挑战,做明星代言人的定制视频,进行一些新机教程的小活动,这些也都是会匹配相应的购物车等转化环节。
第二步是业务域流量。商业流量就是投一些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发布会直播等。
第三步是公域流量。[/s2/]公域流量主要用于持续叠加好的内容,增加势能,引导私域流量池。
无论是名人还是用户,内容都可以直接添加到购物车或店铺地址,包括自己的企业账号和员工账号,可以发布新产品相关内容,参与互动挑战等活动。流量全部分流到网上购物车后,里面会有更详细的产品卖点介绍;如果分流到线下,线下主要的推广就是优惠和特殊福利。
而且无论是百家号、Tik Tok、小红书还是今日头条,如果长期输出优质内容,积累粉丝,就可以开放带货权,产生分发收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