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电信率先推出非清算业务。从6月开始,公司在部分省市开展了流量结转服务,即中国电信用户套餐中剩余的流量可以通过“流量宝”结转,上月剩余的流量可以用流量券替代,延长使用,也可以捐赠。
这一次,在国务院下发的文件的帮助下,中国电信意识到,流量并没有通过流量宝来进行清理。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好的举措。除了传统落后的交通业务(电信称之为“天一交通800”)外,还可以对交通管理业务的创新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事实上,早在2014年初,中国电信就推出了主要的“免费”流量管理平台“流量宝”,并推动了电信行业的“流量货币化”进程。随后,中国联通流量银行、移动爱情流量、京东通信、淘宝流量钱包、中国小麦通信流量银行等类似产品相继推出。
今天,一年多过去了。在交通费持续大幅下降、免费WiFi网络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梳理和反思。“免费”能继续刺激用户的敏感神经吗?
让我们来看看产品的思维逻辑,比如流量宝在面对用户的需求时。
运营商的自由思维与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是的,企业有营销预算和开发用户的压力。此外,用户希望免费使用流量。
近日备受网民争议的吕廷杰教授提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不应该向网民收取流量费,而应该向企业收取流量费”。
因此,流量宝一推出,就聚焦于流量自由连接的概念,以“连接商家和用户”为主要目标。这是落后流量管理的自然思维:让企业商户为用户流量付费,流量已经成为企业商户推广产品、提升企业形象、维护客户关系的载体和工具。
流量宝就是根据这个想法设置的。例如,流量宝为用户提供了三种获得免费流量的方式:参与完成任务、从朋友那里获得礼物,以及参与流量宝合作伙伴举办的活动(猜测、登录、邀请朋友等)。
这是一个很好的逻辑。企业设计了一定的营销场景,用户参与营销场景并按要求完成任务以获得自由流量。同时引入流量共享和社会捐赠功能,使流量能够在社交网络中流动和交易,也为潜在的病毒暴发创造了基本条件。
但为什么像“流量宝”这样的自由流量产品没有形成爆炸式的增长,尤其是在中国电信全网用户开放的情况下,他们总是觉得少了那么多?
作者认为,缺少的是用户的深度操作。不要认为免费会让用户蜂拥而至。事实上,世界上最难卖的东西是免费的。难道你没有看到滴滴的快速补贴市场将近100亿,这培养了用户和出租车司机免费使用出租车软件的习惯。
所谓自由交通运营,必须考虑三个问题:情景任务设计能够激发用户的注意力,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是主要客户,以及如何减少交通宝产品的摩擦。
“免费”是不够的。在未来的流量管理中,我们应该关注使用场景和传统企业客户
我一直坚持认为,只有真正的免费流量,即不需要用户付费的免费流量,才是用户真正的痛点。此外,对于任何需要用户参与的社交共享,即使是轻微的社交共享,运营商也需要尽最大努力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流量宝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商家、中国电信、用户甚至营销策划机构的深度参与,才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尝试了flowtreasure设计的多个企业任务。在这些任务的设计中,用户主要需要下载客户端并在指定的渠道中注册为新用户。换句话说,与六宝合作的大多数合作伙伴都将其视为开发新用户的渠道。在合作伙伴看来,这是正常的逻辑。毕竟,他们重视中国电信近2亿移动用户。
作者还注意到,除了彩票中奖、刮牛卡、国际卡交换等参与者和70万规模外,还有关注新用户开发的活动,还有1万多用户的易达车发送3亿流量的活动,但大多数活动涉及大约1或2000名用户,这还不够。
首先,开发新用户需要非常高的用户参与度,大多数用户会出于某种原因放弃任务;第二,通过参与获得的流量不够吸引人。例如,一个产品在用户下载并安装后只发送1000万流量。如果一般的应用推广成本在5-15元之间,恐怕这个流量值很难激发用户参与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任务几乎没有场景设计。除了一大段文字描述外,用户不能对任务参与场景有场景感知。
企业购买流量并设置任务。用户可以免费获得流量。流量通过社交媒体流动。它们不会自行流动。流量基本上取决于客户(企业)的产品流。用户感知到的第一个界面是客户(企业)的产品。我的观点是,对于中国电信流量宝这样的产品:
1)与移动互联网的爆炸性产品和单一产品的连接非常好。之前,与QQ音乐的连接非常好。移动互联网的其他爆炸性产品和单一产品也可以继续利用这种情况,更多地利用这种情况。
2)进入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而不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互联网企业,帮助传统企业做好流量营销的场景设计可能更有价值。
营销不仅仅是利用这种情况。除了不清理流量,还需要减少用户与流量宝之间的连接摩擦,否则会流向于平庸
流量没有被清除,这正在成为全国的痛点,因此国务院发布了一份文件,要求运营商改进。国务院下发文件后,三大运营商也纷纷作出回应。例如,中国电信推出了上述“流量未清算”结转服务。但客观地说,三大运营商所谓开放用户,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姿态。恐怕需要消除更多的摩擦才能真正实现并允许用户识别。
首先,减少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摩擦
这就要求流量宝真正关注用户,做好大数据分析。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他已经是商户的用户,他可能不希望看到商户的任务出现在他的任务列表中。对于企业来说,在选择用户范围时,用户的兴趣标签应该真正带来新用户或用户参与。
第二,减少用户和任务之间的摩擦。
交通的任务应该是娱乐性和游戏性的。它不仅应该显示合作伙伴有什么样的营销副本。显然,在任务场景的设计中,flowbao应该向前迈出一步。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用户,才能根据合作伙伴的需求提高任务设计的能力。
第三,减少非中国电信用户与企业之间的连接摩擦
目前,非中国电信用户和非安卓用户被排除在许多任务之外,这与“流量宝”一开始宣称的三网用户开放的理念背道而驰。无论是流量运营,还是为中国电信发展新用户的目标,流量宝运营商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否则,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纠结和摇摆。
这些是阻碍flowbao和用户之间联系的摩擦力。这种想法反映在产品中。毕竟,围城思维不利于中国电信的流量管理。但无论如何,中国电信调整和创新的勇气值得赞扬。我希望运营商能够更加脚踏实地,在未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商业模式或产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