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原稿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记者毕磊)目前,企业正在数字转型它已成为主题。无论是通信、能源、电力、工业、教育等传统产业,还是电子商务、直播等新兴产业,企业各个环节要素的数字化都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月30日,它在中国信息与传播研究院发布《云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表明,云计算与网络的高效协作不仅可以提高业务敏捷性、降低成本,还可以与自身行业深度融合,突破传统行业商业模式。云网络整合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这是由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推动的网络架构的深刻变革,使云和网络高度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借鉴。
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将企业云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2020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文件,推动“利用数字丰富云端情报”行动。在“去云”等工作的基础上,推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运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多项政策的出台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走向云的加速,推动了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据了解,基于云网络集成服务能力体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制定了《云网融合解决方案》系列标准分别详细描述了底层的云专网、中层云网络产品和上层行业应用场景,并对各项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以规范服务提供商的云网络集成服务能力。
《报告》建议完整的云网络集成服务能力框架供服务提供商提供云网络X集成的解决方案的基础。据报道,2019年中国公共云制造商的综合收入总额为2734亿元,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云前三名。前三大服务提供商中有两家是运营商,这也表明了完整的云网络集成服务能力框架对运营商的重要性。
根据云网络集成产业发展的特点,《报告》人们认为云专网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云服务提供商是否具备“私有网络”的能力已成为另一个问题云服务企业云网络集成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差异指标。
此外《报告》中意移动云例如,中国移动依靠自己的云服务网络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基于一个独立的专有网络飞机承载与云服务相关的业务,包括DCI、CDN节点互联、云互联、云专线、高值互联网专线等高值业务都在这架飞机上承载,以强大的网络容量保障云网络融合业务的支持。与此同时,移动云也在发展集团客户它提供了一个政府企业专用网络,这是一个端到端独立的OTN网络。它只供集团客户使用,不开展任何其他业务。它真正致力于专用网络。专网覆盖95个国内节点和7个海外节点,支持OTN、SDH、以太网等多种业务接入,提供高质量的跨境、省际专线。
随着云计算应用场景的不断转型,除了电子商务、网站、游戏等互联网领域外,工业、教育、医疗、政府等传统行业也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在走向云的过程中,这些行业不仅需要借助云网络,还需要将上层行业应用与云网络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这强调了“云产业”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报告》以国家政府服务平台为例,展示了移动云的云网络安全集成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已连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门40多个政府服务平台,连接地方部门300多万个政府服务项目和一大批高频热点公共服务。通过云网络集成部署,政府服务平台能够满足远程访问、多用户、高并发的服务需求,初步实现了“一网一遥”的政府服务目标。
随着5G随着时代的到来,云网络融合组网更加灵活,边缘计算的应用可以满足5g以下特定行业的需求。《报告》中等的宁波港5g智能港是应用5g、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围绕宁波港开展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建立以5g为核心的优质网络为基础的精细化应用管理体系。低延迟、高带宽、大连接的网络为作战区域内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提供了强大的接入能力。与云服务平台的合作提升了港口的信息化水平,为港口运营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支持。智能港口解决方案降低了改造和建设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提高了运营和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港口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智能化升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宁波港5g智能港架构
《报告》相信未来云网络与垂直产业的融合会更加紧密,并附加更多的行业特色。云计算集成产业将依托云计算和网络的协同特征,完善云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服务模式的构建,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应用创新奠定基础;实现上千个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结合下,云融合还将与各行业、各领域进行整合创新,推动各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的产业升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