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微塑料大多数是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纤维和颗粒。积极添加一些洗面奶、沐浴乳和具有磨砂效果的牙膏。一些大型塑料制品经过风化、光解等作用也会开裂形成微塑料。
排放到海洋中的微塑料会破坏海洋环境,在被海鸟和鱼类吃掉后威胁它们的生命,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些媒体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据报道,中国目前是最大的塑料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也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出口国。生态环境部对此有何评论?
霍传林表示,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治理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多个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中国高度重视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治理,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霍传林表示,中国自2007年起将海洋垃圾纳入海洋环境例行监测范围,2016年将海洋微塑料纳入海洋环境例行监测范围《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向公众公布监测结果。2017年,海洋微塑料监测活动也首次在海洋和极地地区开展。
同时,应包括海洋垃圾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湾首系统在试点工作中,禁止向海洋倾倒生产和生活垃圾。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开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治示范。例如,根据《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对入海河流和渤海沿岸水域的垃圾进行了综合处理。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处理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国际进程,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海洋行动计划》,并认真遵守《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积极推广《东亚峰会领导人关于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声明》《G20海洋垃圾行动计划的实施框架》共同推动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防治工作。
另一方面,中国也积极推动双边合作。例如,中国与日本、中国与加拿大、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海洋垃圾防控合作机制。
霍传林指出,一系列措施还包括推动塑料废物无害化处理,加强公众参与,推动海洋废物和微塑料监测技术及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实习记者谢南都北京记者李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