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9月24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和虹口区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联合召开“5g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新闻发布会。
这位风起云涌的新闻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9年以来,虹口区检察院共受理并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50起104人,起诉案件38起80人。除出售、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外,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破解“人脸识别”技术实施犯罪,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在会上,检察官向虹口区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人脸识别案,涉及一宗巨额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案件。
据虹口区检察院称,由于人脸识别是注册“皮包公司”虚开发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犯罪分子联系吴某和周某,以便注册工商营业执照。之后,通过破解人脸识别技术等方法,两人使用“实时照片”应用程序处理他人从别处购买的高清头像和身份证信息,将照片“移动”,形成点头、摇头、眨眼、张嘴等动作视频,然后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手机“劫持”摄像头,在人脸认证环节,手机系统获取之前制作的视频。
经调查,两人以这种方式使犯罪分子虚开发票5亿多元。
此外,两家公司还开展了大量业务,以25元至300元/订单的价格破解其他应用的“人脸识别”,涉及政务、安全、金融、支付、生活消费等应用。两人赚了数万元。
2020年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将此案移送虹口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21年1月4日,虹口区检察院对被告人吴某、周某提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
8月25日,虹口区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吴某死刑有期徒刑三年,罚款7万元;被告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6万元。同时,将违法所得与取回的违法所得、缴获的犯罪工具一并收缴。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主编:郑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