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低温酸奶的市场规模约为500亿,14-20年的年增长率接近16%。与巴氏杀菌牛奶相反,市场集中度非常高,Cr5达到67%。蒙牛和伊利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君乐宝(15%)排名第三。伊利的市场份额为17.8%,与蒙牛主打品牌的市场份额基本相同,远低于蒙牛+冠一牛奶33%的市场份额。
在伊利17.8%的市场份额中,它还包括两个低温品牌。第一个是主品牌伊利,第二个是长庆,分别占7.14%和10.64%。
这样,伊利低温产品线的收入就被整理出来了。长庆的年营业额为50亿元,2020年整个低温产品的收入约为90亿元(500x17.8%)。此外,前一篇文章提到的伊利巴氏杀菌奶的收入超过10亿元,而整个伊利低温产品的收入只有100亿元。
以上是伊犁低温酸奶的现状和地位。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首先,为什么巴氏杀菌牛奶和低温酸奶的浓度如此不同?
第二,伊利的低温酸奶会成为未来的第一款吗?
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找出巴氏杀菌牛奶和低温酸奶的区别。除了过程,最大的区别是味道的不同。
巴氏杀菌牛奶只有一种味道。无论是光明、伊利还是你家挤的牛奶,都是新鲜牛奶的味道。但酸奶不同。酸奶可以有各种口味,比如葡萄柚、草莓、各种坚果和谷物。
该类别的长尾测试公司的研发能力。如果研发能力薄弱,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消费者就会对这个品牌失去兴趣。龙头乳品企业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占领市场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在冷链中具有优势的公司有更好的产品可及性。我喝得最多的品牌是新希望的“原创之心”。与长清相比,我可以接受他们的两种口味,但原始心脏的新鲜度通常比长清好。每次我去超市,我都会比较两种酒的日期,然后买一瓶最新鲜的。
我不认为这只是我的心态。如果我只谈论某个城市,那么伊利冷链的可达性一定不会像新希望那么强,但伊利的范围很广。依托全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网络,市场份额可在全国排名第二。在全国许多其他城市,超市里都没有这种产品。因此,新乳品行业的冷酸奶无法在全国排名。
考虑到这两点,让我们转向第二个问题,伊利的低温酸奶能否成为第一款。
我的结论是,伊利在全国排名第二是好事。至于上述两大优势,其实它的老对手蒙牛也有。其研发能力不亚于伊犁,其冷链基础不弱于伊犁。伊利没有竞争优势。此外,冷链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不仅需要一个冷冻仓库,还需要一辆冷链汽车,投入和产出相对较低。
伊利背后有亮光。在冷链领域,光被深度培育的时间最长。光明自己的冷链配送系统是自建的,并已布局成冷链的终端网络。
小结 |
我用两篇文章分析了伊利的低温产品,无论是巴氏杀菌牛奶还是低温酸奶。与竞争对手相比,伊利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受冷链辐射范围的影响,低温产品很难生产出安慕希这样的重产品,成为一个大的单一产品负责人。低温产品专注于伊利的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