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首歌
如今,如果普通人想受欢迎,他们不妨寻找“1818金眼”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前面是“发际男孩”小吴,后来,有杭州的郑女士,他以骄傲的身材受欢迎。这一次,还有一位眼睛非常特别的廉先生。
他只有29岁,身上到处都是奢侈品牌。我每个月在商场里花200多万元。但在杭州万象市卡地亚购物时受到歧视的正是这样一位贵宾。店员背着他说话,问他买不起。
廉先生说,几天前,他在万象市的卡地亚商店买了一枚价值超过100万元的胸针。后来他改变主意,以41.3万元的价格买了一只手镯。买了手镯后,他从其他品牌商店的店员那里听说,卡地亚店员说他“买不起高档珠宝”。
“心情不好”的廉先生气得头晕,被医院诊断为“眼球震颤”——故事的曲折让我一度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更不用说连先生的眼睛是多么“震惊”,他的消费实力真的令人震惊。根据一位网友的发言,许多人并不同情他的经历,但感叹“这是同样的生活,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更不用说花一百万买一枚胸针了,就连银行卡的余额也从未见过这么多零”。另一些人说,富人非常小心,即使内阁妹妹说几句戏谑的话,也会让她愤怒到住院。
这些论点是没有必要的。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面对一群先富起来的人,人们应该学会以平常心对待他们。只要资金来源正确,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没有逃税行为,局外人就不必过多谈论他们愿意如何花钱。
事实上,与连先生的大手相比,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奢侈品店出纳员的“看人做饭”。
面对经济繁荣,热情相待;他嘲笑那些没钱花的人。近年来,一些奢侈品店出纳员已经成为富人的阶级扫描器和现金检测器。一旦顾客进入商店,他们可以立即判断你的消费能力是否有限,进来看看,还是一个戴着黑金卡的隐形富人。
去年,北京一家著名的高端购物中心也发生了一起事故。一个穿着外卖制服的弟弟想带他的妻子去购物中心。他被保安拦住,不得不脱掉外套。这件事引起了公众的愤怒,人们谴责商场为什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等。
说到服务业的势利,我也会想到金星航空公司的空姐抱怨“著名的场面”。在节目的一个片段中,金星讲述了他在飞机上的经历:面对外国乘客时,空姐很有礼貌,转向国内乘客,并立即换了脸,语气冷淡傲慢。
今年夏天,云南省昆明市也发生了一起耐克商店店员涉嫌歧视男孩的事件。一对农民工带着三个孩子去买衣服。在工地上穿着旧衣服的父亲和孩子们一进门就感觉到店员奇怪的眼神,然后受到粗暴对待。
与农民工子女和外卖兄弟相比,廉先生绝对不是弱势群体,但作为消费者,他也有权受到平等对待。在相关新闻的下方,一条受到高度赞扬的消息透露了这个秘密:“奢侈品卖得太多,认为它们也是奢侈品。”
在顾客眼中,一些奢侈品店的出纳员习惯于“厌恶穷人,热爱富人,有两张脸”。这不是耻辱吗?许多人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展示他们的个人身份。一旦品牌形象与肤浅的势利联系在一起,恐怕消费者只会感到羞愧和贬低自己。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我们应该采取服务态度。学会不尊重消费者。不管有多大的商店或奢侈品牌,它们都会毁掉自己的外表。
主编:王磊图片编辑:施佳慧
检查人:刘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