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东部到西部——上海到乌鲁木齐,沿着横跨中国东部和西部的陇海和兰新铁路,T53/T54(Z39/Z40)已经运营了半个多世纪,这不仅缩短了新疆与大陆的距离,也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壮大。让我们使用《列车时刻表》让我们来看看上海乌鲁木齐快车的提速吧!
我手边最早的一个《列车时刻表》这本书出版于1971年,已经出版了50年。50年前,从大陆进入新疆的特快列车只有两列,都是“直达快车”。其中,沪乌快线52/53-54/51,全程4079公里,运行时间81小时20分钟;京乌快车69-70号,全程3774公里,运行时间75小时58分钟。
虽然时间很长,但这两列火车可能是50年前数十万兵团员工及其家人探亲和在大陆学习的唯一选择。让我们以沪乌快线50年的提速为例,感受兵团人民的艰辛和努力。
1971年52/53和51/54次的时间表
1971年,上海至乌鲁木齐特快于上午8:00离开上海火车站,在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停靠,12:56到达南京,历时4小时56分钟,平均时速61.8公里;继续向北,在楚县停(现在在哪里)蚌埠、苏仙,18:29到达徐州(当时应归济南铁路局管辖),间隔时间为5小时33分钟,平均速度为62.34公里/小时;1971年,京沪南段的平均速度(加上停车时间)超过了每小时60公里,这应该还是比较快的,但我不知道当时是用内燃机车还是蒸汽机车。
徐州来的列车进入龙海线,向西转弯,然后停下来砀山(它是安徽省的吗)、商邱(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时候改成“商丘兰考(焦裕禄同志生前战斗的地方)开封,第二天0:06到达郑州。间隔时间为5小时37分钟。区间平均速度为62.31km/h,速度仍在60以上;那就停下来洛阳、渑池、十字路口(县或镇,这是特快列车!)三门峡西门源渭南,第二天9点46分抵达西安(绵皮)。间隔时间为9小时40分钟。区间平均速度为52.86km/h,速度显著下降。它是否经过郑州,当时不是一条双轨铁路?
在西安停了14分钟后(不幸的是,没有1970年代棉陂站的照片),整个列车在上午10点继续向西行驶,并分别停了下来咸阳、普济镇(从未听说是陕西人)蔡家坡于13:12抵达宝鸡,继续运营并停在拓石(仍在陕西);16点56分抵达甘肃省陇东重要的城镇--天水。西安至天水段运行6小时56分钟,平均时速47.3km/h,列车运行速度进一步降低。
列车沿陇海线向西行驶,在巫山站停靠陇西、定西夏冠英,第三天0点04分抵达兰州(不知道兰州站名的书写是否与70年代的现在相同),全长2187公里。长途旅行已经进入第三天。人们在长途旅行中应该有多累。天水至兰州段运行7小时8分钟,平均时速48.79公里/小时,速度仍低于50公里/小时。
离开兰州,过马路黄河,列车将进入河西走廊,在兰新铁路上运行。依次停车兰州西部、西固市、在河口以南,距离分别只有8公里、17公里和17公里(这也是一条快线?);然后停在永登、大柴沟、清河天柱、沙沟、东红、刘家台、十里堡古浪、黄羊镇、武威南,上午8:48抵达武威,离上海有两天两夜的路程。然后在北河、河西堡、吉林停下来山丹、张掖、林泽、高台,清水酒泉,18点45分到达嘉峪关。兰州和嘉峪关之间的距离为762公里。间隔时间为18小时41分钟,平均速度为40.79km/h,速度进一步降低。
继续向西,在玉门(中国开发的第一个油田,“铁人”王进喜从这里前往东北)、低窝铺(非常类似于乌鲁木齐机场的名称)停留疏勒河,经过柳口后,于第4天0:00和5:00到达燕尾公园。间隔572公里,运行10小时58分钟,时速52.16公里。出乎意料的是,速度增加了。这应该是减少停车次数的原因!
如果是夏日的早晨6点,太阳已经在上海升起,而新疆仍然笼罩在黑夜中。火车继续向目的地进发,在头堡、柳树泉、廖墩、大步停了下来鄯善、经过近12个小时的运营,第四天17:20,七泉湖、吐鲁番、天山、后沟和盐湖终于到达了列车的目的地乌鲁木齐。该路段全长550公里,行驶11小时37分钟,时速47.36公里。
50年前,从大陆进入新疆的旅程是多么艰难,总共4000公里,4天3夜,81小时20分钟。当时,火车没有空调,更不用说密封了。它需要穿过浩瀚的戈壁滩,旅途中的人们不得不接受沙的入侵;只从《列车时刻表》列车上看不到列车编组,但软卧和硬卧必须少于一半。硬座的人是如何度过三个漫长的夜晚的;50年前,还没有方便面和火腿肠这样的食物。如何在四天的旅程中解决饮食问题太难了!。
此外,乌鲁木齐可能不是该团旅程的终点。他们必须继续把车开到他们战斗和生活的地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部——去石河子、阿拉尔铁门关、图穆舒克,凯凯达拉双河、五家渠、湖阳河、额敏、新兴和昆玉当时没有高速公路。从乌鲁木齐到兵团车站可能需要一、两、三天的时间才能继续长途旅行。
50年前,上海和乌鲁木齐之间有多达75个车站,这直接降低了列车的平均运行速度。但想想50年前,大陆每天只有两列特快列车进入新疆,兵团员工的家属来自祖国各地。对于他们的实际需求,增加运行时间和增加站点应该是一个更现实的选择!
我的第二本书《列车时刻表》它发表于44年前的1977年7月。此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本月召开了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高考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恢复,将改变中国和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和未来,也将到来!
目前,除上海和兰州外,仍有两列快速列车进入大陆。
1971年,上海至乌鲁木齐直达快车从上海出发的时间与1971年相比变化不大。它于上午7:50离开上海,仅提前10分钟,并于第四天14:19抵达乌鲁木齐。这比1971年早了3个小时。运行时间缩短了3小时11分钟,共有57站,比1971年减少了18站。也许这是压缩运行时间的原因之一!
1978年,上海至乌鲁木齐特快列车在上海的发车时间进行了重大调整。下午16:12离开上海,4日23:40抵达乌鲁木齐。全程79小时28分钟。运行时间与前一年无显著差异。
1987年,在祖国改革开放近10年后,有更多的火车进入新疆。上海、乌克兰和京乌被改为表达。除了郑州和兰州,成都和西安也加入了进入新疆的行列。就这样,六列从大陆进入新疆的列车已经抵达。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疆与大陆的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兵团子女需要到大陆学习,旅游需求进一步增加。我只是不知道火车的膳食供应是否已经改变,它是否仍然是一个铝制的午餐盒,方便面是否已经列在了清单上?
1987年,上海乌特快在无锡、常州、南京和蚌埠停留后,于中午12:19离开上海,21:31抵达徐州。京沪段运行速度达到70.76公里。然后驶入龙海线,在商丘(商丘已改名,从“丘”改为“丘”时,我的时间表还是太少了),开封,第二天2:42到达郑州;在洛阳和三门峡以西停留11:33抵达西安,继续旅行,在宝鸡、天水和陇西停留,第三天0:01抵达兰州。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特快列车停车次数大大减少了。龙海线列车运行1536公里,平均时速57.96公里,比平日快京沪线要低得多。
进入兰新线之后,停车次数显著增加。先后在河口南、永登、大柴沟、天柱、黄羊镇、武威南、武威、河畔堡、山丹、张掖、高台、清水、酒泉、嘉峪关、玉门、低窝铺、疏勒河等地停靠。他们于4日1时27分抵达大柳园,然后经过威雅、哈密、寮墩、鄯善和吐鲁番,于18时08分抵达乌鲁木齐。该列车在兰新线行驶1892公里,平均时速为44.92公里。因为有很多站,平均速度很低。
1987年,上海乌特快全程在38个车站停车,运行77小时49分钟,与70年代末相比变化不大。主要原因应该是兰新线的低速运行。
由于作者数据的限制,我们不得不跨越18年,直接到2005年。此时,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完成了五次大提速。让我们看一下新疆火车和上海乌克兰快车的变化吧!
2005年,进入新疆的特快列车数量显著增加。除京乌(T69)、胡武(T53)外,汉口(t193)、郑州(t197)和兰州(t295)还有三列特快列车。普通快车包括成都(1013,终点:乌西)、西安(1047,终点:奎屯)、商丘(1045)、西安(1067,终点:库尔勒)、重庆(1083)从济南(1085)出发6趟;新疆铁路还向西和向南延伸至奎屯阿拉善口和库尔勒喀什,客运已分别开通。
上海的乌特快呢?该车于晚上20:38从上海出发,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蚌埠停留,并于第二天03:14抵达徐州。京沪段的运行速度达到98.83公里,比18年前有了显著提高。此时,著名的“京沪十三猪”已经投入运营,其平均时速达到122公里(京沪之间不办理乘用车业务)。
转龙海线后,在郑州、西安、宝鸡、天水站停留,20:23抵达兰州。龙海线的平均时速达到89.39公里,比18年前高出30多公里。
兰新线在金昌武威南站(为什么以前没有这样的站,改名了吗)、张掖站、嘉峪关站、低窝铺站(可以跨越酒泉、玉门,但需要停在这里,为什么)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9个车站于3日19时51分抵达乌鲁木齐。兰新线列车平均时速达到80.63公里,几乎是18年前的两倍。
经过18年的发展,沪乌快线的运行时间大大缩短。一方面,它得益于速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它减少了停车次数,真正达到了快速的效果。整个过程只有47小时13分钟,比18年前少了30小时,而中间站只有20个,比1987年少了18个。缩短跑步时间将大大减少人们在旅途中的疲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版《列车时刻表》它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纸质版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让我们参考一下《极品时刻表》让我们来看看10年前进入新疆的列车2011和上海乌特快的情况:
2011年,有5列特快列车进入新疆(不包括临时乘客),包括上海乌鲁木齐、京乌、汉口(t193)、郑州(t195)和兰州(t295),与2005年持平;商丘(k157)、西安(K169,库尔勒)、成都(K553)、重庆北(k543)、杭州(K595)、连云港东(k1351)、西安(1043,奎屯)、济南(1085)和宝鸡(1661,阿克苏)共有9列特快列车,比2005年增加了3倍。和南江铁路已扩展到和田,从乌鲁木齐到和田的5826列新疆列车运行时间为34小时57分钟;北江铁路也开通了客运。从乌鲁木齐到北屯镇的5831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3小时29分钟。
2011年,T53上海乌特快于20:40离开上海,第三天16:15抵达乌鲁木齐。全程43小时35分钟,其中京沪段时速100.62公里,陇海段时速94.43公里,兰新段时速90.67公里。与2005年相比,运行时间缩短了3小时38分钟,各路段运行速度也有所提高。停车次数增加了3次,但“低密度”消失了。
2015年的“最佳时间表”
2015年,兰新客运专线投入运营。运营40多年的上海松祖营升级为z41次(25T客车),运营时间比2011年缩短38小时58分钟,缩短4小时37分钟,主要原因是兰新机房在兰新客运专线运营。其中,京沪段时速100.62公里,陇海段时速95.50公里,兰新段时速115.54公里。
2015年,又有一列T205(上海)列车--伊宁)这列快车往返于老兰新和乌鲁木齐之间,其中上海和乌鲁木齐之间的运行时间为44小时32分钟,与2005年的T53相似。
如今,当高铁(子弹头列车)占据“半壁江山”时,从大陆进入新疆的普通列车仍高达23列,包括9列Z字头直达列车、6列特快列车和8列特快列车。其中,t282(南宁至乌鲁木齐)列车运行59小时19分钟,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至乌鲁木齐特快列车少近20小时;最长的跑步距离是z230次(深圳-乌鲁木齐),间隔距离为4722公里。
今天,上海至乌鲁木齐特快(z41)的运营时间为41小时13分钟,该路段共有17站。与2015年相比,时间仍然延长,主要原因是老兰州新线恢复运营一段时间。同时,这也表明普通列车基本上没有提速的空间。
50年来,“沪乌快线”从80小时缩短到40小时,从内燃机(蒸汽机)时代缩短到电力机车时代,从绿色客车缩短到空调车缩短到25吨,速度和舒适度不断提高。
向士兵致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