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理的终点。”
“依法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是2022年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和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实施这一重点任务,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严格执法,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法律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工具,良法这是良好治理的前提。法律监督的前提是有法可依。2021年来,药品监督管理法治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两法两规”配套法规,加快完善;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全面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国家药品监督体系“八五”普法规划正式发布,组织“两法”阅读,药品监督法制环境不断完善;各地完善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和基准,规范了行政执法,加强了执法监督执行连接、在处罚和纪律方面,严格落实按照人民的要求进行处罚,严肃查处了许多大案要案,形成了执法办案的强大威慑力。
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充分发挥法治在巩固基础、稳定预期和长远利益方面的作用,增强立法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协同性,加快法律法规的完善。应在国家一级取得扎实进展药品管理法贯彻落实《条例》、《药品销售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网上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订,建立系统完整的“两产品一仪器”监管体系。各地要在积极参与国家级工作的同时,加快完善地方配套体系,尽快建立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从宏观到微观的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根本目的是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药品安全总体稳定的形势下,一些企业主体的责任心、合规性、合法性还比较薄弱,药品质量安全管理缺乏专业性,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缺乏敬畏,故意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变形变形,违规成本太低。药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治是确保药品安全的最有力武器。在推进全面法治的过程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应按照法定职能和程序实施监督。依法行政是监督的基础。只有依法监督,才能保证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有效促进药品监督能力的现代化。
加强执法是提高依法监督能力和水平的关键。“世界上的事情不难立法,但难依法行事。”要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检查与检查的协调,完善举报人奖励制度,落实处罚到人的要求,严惩、严惩违法行为。各地要加强地方案件查处工作的整体协调,加强跨省案件的协调处理。要严格执行办案纪律,防止腐败地方保护主义,坚决解决不查案、以刑代管、以刑代刑等问题。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完善执行衔接机制,畅通信息交流、信息通报、案件移送、检查鉴定等渠道,严厉查处制售假药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要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还必须推进社会共同治理。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在依法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同时,加强普法工作。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围绕“两法两规”和药监局改革措施,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改革的初衷和成效,使人民群众和企业能够有效地把握药品监管的新法规、新政策、新要求,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构建多主体良性互动、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共治格局,有序参与和强有力的监督。
一点部署,九点实施。药品监督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一头是政府,一头是群众。要牢记“国家第一”,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保护药品安全,筑牢药品安全防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的评论员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