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在陕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中心,电动驱动桥刚刚通过电子差速器测试。“这项试验涉及通过预先判断道路运行状况来提前调整车轮速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陕汽开发的新型电动商用车的动力系统,可将里程增加两倍,充电时间缩短3/4。”陕汽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刘大鹏介绍。
该产品的研发得益于陕汽集团与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联合建设的“四学科一结合”商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承担了10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联合开发的10多个车型中有部分已进入批量生产。”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赵轩说。
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以企业为市场、需求、投资、管理主体,与高校共同搭建科技研发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性。截至今年8月,陕西省已有64个“四主体一联合”研发平台投入运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9.2亿元,学校和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587份,转让技术成果2500余项,联合培养科技人才1400余人。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伊始,陕西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
西安交通大学徐占伯教授参与的氢-水循环零碳能源系统实验平台一建成,落户陕西秦创原新驱动平台的陕西中汇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就找到了大门。中国汇通公司正在开发和建造基于氢能的智慧建筑。大楼内的空调、供暖和办公设施的供电由电解水制氢完成。
双方立即达成一致,科学研究人员与公司员工一起工作。“企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投资,而且公司董事长作为技术经理,帮助我们将技术成果尽快转化并推向市场。”徐占伯说。
今年3月,秦创原有的新驱动平台开始建设。“以成为全省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创新链和产业链整合促进者为目标,秦创原有的新驱动平台将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学科和人才的积极性企业崛起,顺利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打造面向市场的共享平台,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放全面的科技创新平台。“陕西省西咸新区党委书记、秦创原有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杨仁华介绍。
在秦创原有新驱动平台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8567家,同比增长70.9%;各高新区新注册企业1.71万家,同比增长62%;净利润685.14亿元,同比增长22.8%。
在正常情况下,它相对较软。一旦受到外力的冲击,它会迅速硬化以消化外力;外力消失后,材料恢复柔软——这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复合材料。这位发明家是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李锋,他是一位技术经理孙卫增,他使之熠熠生辉。
“我与技术团队一起规划并推广了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路径。”孙卫增说:“一家知名体育品牌企业出资购买了这项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鞋底的生产。”
陕西省实施的“技术管理者参与成果转化全过程”模式,使一批懂技术、懂操作的技术管理者活跃在技术成果筛选、项目立项、产业化等各个环节,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规范、准确对接。
“截至今年8月底,陕西省共登记技术合同3.1万份,实现技术交易额1005.8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的贡献。”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表示,“我们将努力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整合。陕西还计划建设20个通用技术研发平台和30个创新联盟,力争到2023年超过1万家高科技企业。”
《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29日,第01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