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许多文明中,中华文明无疑是最重要的家庭,自西周建立宗法制度成为国家的基础以来,中国的文明逐渐形成。
随着孝义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推广,中国家庭文化也成为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孝道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尊重他们的长辈,并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第二种是在他们死后纪念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以保持家庭情感和共同记忆。因此,祭祖在中国各地都是一年一度的活动。
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同胞以前没有得到过太多的接待中原地区他们对待祖先的态度和中原人有什么不同?
少数民族儿童歌舞
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人们都会有祖先崇拜的现象,这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
首先,家族中的长辈会照顾年轻一代,这将在两代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这是人们在去世后纪念祖先的基础。
同时,在古代,人们没有完善的学习机制,许多关键知识和技术只能通过口传人。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丰富劳动和生活经历的老年人成为年轻人依赖的对象。他们杰出的能力会让年轻人感到崇拜,这与古代人们崇拜神灵的心理非常相似,即所谓的祖先崇拜。
家祠
在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中,许多民族也有祖先崇拜的观念。他们相信祖先可以给自己和整个家庭带来保护。
然而,与中原的文化习俗不同,他们并不把祖先视为一种精神存在。大多数民族把一些家居用品甚至动物视为祖先的化身,认为他们可以保护自己。
例如,生活在云南怒江流域的人们白族虽然家里没有供奉祖先的牌位或神龛,但他们仍然觉得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并且火塘而三脚架是祖先灵魂居住的地方。尤其是白族人认为,鼎是祖先保护家庭的工具。
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
他们会经常调整三脚架的位置,以确保三脚架的一只脚可以直接面对门,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一来,他们的祖先将保护他们免受坏事的伤害,并防止家庭遭受灾难和疾病。
此外,三脚架的另外两条腿也有自己的用途。一个负责家庭生活,另一个负责家庭财产。由此可见,在白族人心中,祖先的灵魂是一位具有重要作用的善良的神。
少数民族地区的其他瑶族人则不同。他们相信他们祖先的灵魂不是附在三脚架上的,这是一个无生命的物体,而是生活在一些动物身上。
像一些瑶族人们认为他们祖先的灵魂会依附于狗,因为狗是人类,和他们的家人一样忠于主人。因此,在新年祭祀祖先时,房主会模仿狗的动作,手脚同时落地,在桌下钻孔,然后吃两口大米祭祀祖先的灵魂。
中国牧犬
有些人会把美味的食物放在狗的食槽里,让狗来吃贡品。吃完后,全家就可以开始吃除夕晚餐了。
2、对祖先的恐惧事实上,上述两个民族对祖先灵魂的看法与汉族相似。他们都相信他们的祖先能给后代带来幸福。
然而,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会把他们的祖先视为一种会带来伤害的恶魔,这与我们的传统认识有很大的冲突。
基诺人
例如基诺族,他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祖先不会与后代接触。只有当他们在来世遇到问题或觉得后代不够孝顺时,他们才会产生影响。
为了让后代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他们经常使用一些更激进的手段来“提醒”。
因此,基诺人遇到意外时,往往会觉得这是祖先的暗示,当地的巫师也会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一些现象。
如果基诺人对祖先的恐惧源于孝顺和敬畏,那么海南黎族对祖先的恐惧则更直接。
在他们的文化中,他们祖先的灵魂被视为一种极其危险的存在,甚至比游荡的鬼魂更可怕。
他们相信,如果他们祖先的灵魂回到这个世界,他们会让后代生病。如果他们来自祖先的灵魂,他们甚至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们很少牺牲自己的祖先,以防被召唤回世界。
海南黎族舞蹈
我们之前提到过,瑶族人将在新的一年里纪念他们的祖先。他们还相信他们的祖先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然而,他们相信他们的祖先的灵魂在他们刚刚死去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可能会因为爱后代而召唤他们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是活不长的,这对活着的人来说无疑是坏运气。
因此,瑶族人在参加葬礼时非常谨慎。在这个仪式上,会有一个特别的鼓手,在仪式结束时专门负责点名每个家庭成员的名字,以防止死去的长者叫走他们最爱的后代的灵魂,并唤回他们亲属的灵魂。
据说以前,一个鼓手忘记了这个过程,因为他在参加葬礼前喝了一点酒,这让参加葬礼的人感到非常担心和不幸。他们认为死者可能会带走家人中其他人的灵魂,从而危及生命安全。
他们甚至找人和鼓手争论,希望他能给予一些补偿,这几乎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可见,在瑶族人民的心中,死者对生者来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存在。
在其他一些民族,当人们崇拜祖先时,他们崇拜的不是自己的血亲,而是前部落首领或地方官员,如当地酋长。
在过去,这些人通常使用非常恶劣的手段来压迫和奴役人民,因此人们对他们产生恐惧和仇恨。
土司大厦
因此,在这些人的心中,这些所谓的祖灵显然是极其邪恶的,据说土家族在祭祖之前,在祭祖完成之后,老百姓会躲在山洞里等待段日子。他们担心的是祖灵会找到自己的住处,偷偷溜进里面。
3、祖灵从以上土家族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他们的祖先观念并不局限于他们的血亲,这与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不同。这种现象被学者们称为“祖灵的泛化”。
它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这些地区,它不受儒家宗族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祖先概念的定义更加多样化。
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瑶族人认为祖灵对狗的依恋实际上是祖灵概括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图腾祖先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并不常见。祖灵最常见的概括是将一些非血缘祖先纳入祭祀范围。
侗族人与萨岁雕像
例如侗族以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英雄萨岁为共同祖先。据说萨岁是一位曾领导侗族人民抵抗外来侵略,并在战争中杀死许多敌人的女性。
然而,侗族人口毕竟很少,而且萨岁剩下的人都被逼上了悬崖。
这时,萨岁受了重伤,但她不愿意成为敌人的俘虏。几次突破后,她带领孩子和群众一起跳下悬崖。
在坠落的过程中,萨岁突然成了一名穿着耀眼盔甲的天军将领。她立即带领人们杀了他。当时,萨岁去的地方,敌人没有办法与他作战。最后,侗族人民努力争取胜利。萨岁作为一个英雄,受到了所有侗族人民的喜爱。
人们还写道《神女歌》为了庆祝她的成就,现在侗族人把萨岁奉为他们的共同祖先。
除了战斗英雄,一些在其他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也获得了与萨岁相同的奖项。
土家祭祀中的“火社神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与萨岁不同的是,她没有强大的武术和杰出的领导能力,但她带领土家族人民从聚居时代走向农耕时代。
土家女孩
据说一个女孩第一次发现燃烧的土地可以种植粮食。在她的领导下,土家族人民开始开垦荒地种植,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在一次防火过程中,大火因大风迅速蔓延,女孩为了保护脚下的土地拼命扑火,但女孩未能逃脱火爪,最终被火海吞没。当地人称她为霍什神以纪念她,直到今天,土家族人民都会在除夕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并将他视为民族的祖先。
除此之外,祖灵还有一个极为罕见的概括,即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会把一些对民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视为祖灵的化身,并定期举行纪念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上述土家族的祭祀文化。
无法控制的火灾
唐朝彭瑊一开始,彭氏一家进入了中国湘西代表中原王朝统治。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他们消灭了所有土家族部落,打败了其他酋长,成为当地唯一的统治者。
当时,中原王朝并不重视这些地方势力,所以彭氏大摇大摆地在这里当上了当地的皇帝。
酋长居住的宏伟建筑
他们要求所有土家族人民必须以彭瑊和彭氏的其他祖先为祖先,并严格禁止他们祭祀血亲,这就是土家族人民非常害怕祭祀祖先的活动,甚至不得不避免住在洞穴中的原因。
但是图西系统随着土家族的灭亡,今天的土家族终于可以公开祭祀祖先了,这些祖先不再被他们视为邪灵。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祖先崇拜习俗,对祖先和已故长者有着不同的感情,这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产物。
注:
这一条指的是向少数民族祖先献祭的习俗《南方民族原始信仰文化》;胡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