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一组数据尤其惊人:在该市常住人口中,有223.42万人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占总人口的91.58%。与2010年的六浦相比,每10万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从18389人增加到2575210053人,高于全省。
数据背后是珠海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有效性。目前,珠海已吸引了多所知名高校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入驻。全市10所高校中,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4万人。
尽管珠海有许多高等院校,人民的教育水平很高,但由于历史原因,珠海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学校。”珠海大学”。最近发布的《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珠海大学做准备”正式写入规划纲要。这是“珠海大学”在珠海正式重建,时隔30年。
是时候为珠海大学做准备了吗?珠海人需要什么样的珠海大学?
珠海市常住人口中,各类文化程度人员223.4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91.58%。每10万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为25752人。这个数字在该省仅次于2万亿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广州和深圳。这是珠海高等教育的一个反映。此外,每个城市的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珠海以“11.46年”排名全省第三。
因此,珠海已成为广州和深圳之外最具“文化”的城市。这一标签尤其体现在处于教育“金字塔”顶端的高等教育中。
目前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另有10所高校在珠海设有分校或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高校数量、大学生规模还是学生比例,珠海都可以被视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教育大城市”。
然而,目前不难看出这一点珠海在珠海的主要高校中,绝大多数是引进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只有珠海的地方高校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学院和大学。环顾全省其他20个城市,只有中山市、清远、阳江、揭阳、汕尾、云浮、河源有七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本科院校。
事实上,早在1991年,珠海就提出要建设一所“珠海大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与引进逐渐成为珠海高等教育的特色。缺乏知名地方高校已成为珠海这个“教育大城市”的一大遗憾。
今年2月,在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保金凤提出:珠海经济特区关于成立珠海大学的提议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保金凤认为,在中国经济特区中国深圳厦门、汕头、海南和其他经济特区有以自己城市命名的大学,而珠海没有珠海大学,这与珠海现代国际经济特区的定位不符。
珠海的高校不多。为什么珠海人总是坚持上珠海大学?
”这与珠海高校的现状有关。“保金凤认为,珠海未来将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产业,这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然而,珠海现有大学的整体实力较弱,其规模、水平和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因此,珠海迫切需要建立一所高水平的大学。
保金凤不是唯一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去年举行的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总统陈十一汤涛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院长等进行了现场交流。两位院士一致认为,珠海应该建设一所具有自己品牌和地方特色的大学。
汤涛指出,虽然珠海有很多高校,但在珠海注册的法人高校并不多。“法人不在珠海,学校引进的重要人才不在珠海”。汤涛补充说,第二,珠海大部分高校都是分校和校区,专业相对分散,“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学结构,而是一个分校”。
他认为,虽然长期以来注重引进和追求的大学模式给珠海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知名高校的分校和校区未能与珠海实现全面融合,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学的主导地位不在珠海,因此它们与当地发展的合作相对有限。”汤涛表示,如果一所大学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市级拥有更大的发言权,那么该大学也将根据地方政府的实际需要,与地方政府进行更高程度的合作和整合。“珠海想办一所由自己主导的大学是可以理解的,但它需要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大学因城市而繁荣,城市因大学而繁荣。”在汤涛看来,高校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汤涛提出的华威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两所大学已成为世界二线城市。
每个城市都希望培养一流的大学来满足城市的发展,珠海也不例外。
4月21日,珠海发布《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拟“筹建珠海大学,支持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在珠海独立或合作办学,合理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和课程,力争达到12所大学,提高珠海毕业生比例”。
是时候为珠海大学做准备了吗?在这方面,许多教育界人士都同意这一点。
“粤港澳大湾区随着发展的加快,珠海正在从“小而美”向“大而强”转变。这是为珠海大学做准备的好时机。“珠海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华强说。
不久前,它是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这标志着珠海经济特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未来,珠海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刘华强说:“珠海大学可以为珠海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成为珠海的大城市品牌。”
关于办学方向,一些网友最近表示:人民网领导在留言板上问道:“珠海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5月7日,珠海市市民服务热线回复了这个问题:初步认为珠海大学将建立一所与珠海经济发展高度一致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社会和产业发展,在服务地方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可以看出,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将是珠海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最关键点。汤涛建议,珠海在筹办珠海大学时,要注意及早规划,在学科和专业上配合珠海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招生上要以本地和周边学生为重点。“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后留在珠海的概率,服务当地,离开人才。”
[记者]蒋欣、陈松祖英
[作者]蒋欣陈;刘梓欣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