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起陇西》的热播,街亭这个地名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街亭在哪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凤尾村,当地立有“街亭”二字石碑,并建亭以为景观。
2017年,本平台(三国月旦评)刊发了张睿的文章《九问魏蜀街亭之战:马谡是天才还是蠢材?》,其中配了一幅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地图,是本人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做底图简单绘制而成,目前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广,被很多自媒体博主引用。当时绘制这张图时,我采用的就是街亭位于陇城镇的这个观点。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依据。陇城镇所在的位置,刚好卡在陇关道穿越陇山的隘口西侧。(下图中标记处为陇城镇“街亭古战场”,绿色南北向的山脉即是陇山)
陇关道,是从关中到陇西的一条平坦大道,大致就是现在从西安出发,走连霍高速到宝鸡,再拐到银昆高速一路往北,到了华亭再往西拐平绵高速穿陇山,然后沿着清水河谷地这条小路就能到陇城镇的街亭。马谡如果能在这里顶住张郃的进攻,的确能够防止魏军援军“上陇”。
街亭在陇城镇的说法也比较权威,《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历史典籍,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基本都是选用此说。
但是我最近读了孙启祥的《蜀道三国史研究》一书,里面有一篇《街亭究竟在哪里》,他提出了一个跟传统观点不一样的看法,我觉得也有道理,发上来供大家讨论。
从关中到陇西,需要穿越南北向的陇山这条“天堑”,上述关陇道就是连接两大区域的平坦大道。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就是沿着关陇道出兵去跟诸葛亮对战,但它并非唯一道路,而且也没有史料支撑张郃攻街亭就一定走这条路。
那么从关中到陇西还有哪条路可以走呢?就是陈仓狭道。这条道就是从宝鸡顺着渭水岸边一路西上,就能到达上邽(今天水市区)。因为道路比较狭窄,“深沟高岭,半属崎岖”,所以叫“狭道”。
我在地图上看了一下,这条路基本就是现在310国道。
“陈仓狭道”虽然狭窄,但并非无法通行。张郃在街亭之战的14年前就走过这条陈仓狭道,即公元214年,马超围攻祁山的姜叙、王异、赵昂,姜叙向夏侯渊求救,夏侯渊就让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自己督粮在后,最后击败了马超,保住了陇西。
所以孙启祥认为,张郃攻街亭这一次,跟14年前救姜叙那次非常像,都是救急,前者是马超围祁山,后者是诸葛亮围祁山,张郃自己走过的路,肯定不会陌生。
那为啥判断张郃走的就是陈仓狭道而不是陇关道呢?一个字:近。
我用地图导航一下就能看到,从宝鸡走陇关道(即途经陇城镇的“街亭古战场”)到天水,不走高速,开车是329公里,要7小时39分。
从宝鸡走陈仓狭道到天水,不走高速是189.5公里,行程5小时5分钟。很明显,陈仓狭道更近。(当然,现代通行道路与古代不能完全划等号,还需考虑诸多复杂原因)
孙启祥还有一个论据,就是根据史书推断,街亭、柳城应该距离祁山(今礼县东祁山镇祁山堡)、上邽等地都不远。因为当张郃攻街亭的时候,守在上邽的郭淮出城袭击了高翔所在的柳城。可见街亭是很近的,而现在陇关道上那个街亭太远了,郭淮如果要去袭击柳城,那就等于放弃上邽不要了,这就说不通了。
所以孙启祥进一步说明,其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主力部队始终都在天水、南安这一带,根本没有北上抵达陇关道口,因为当时上邽、冀县等重镇都还在曹魏手上,诸葛亮如果派马谡督师北出祁山四五百里到陇关道口,无疑于自将队伍拦腰斩断,成为互相无法呼应的两部分,这是兵家大忌。
综上所述,孙启祥认为,街亭应该在今天水市东南麦积镇街亭村,这刚好是陈仓狭道通往天水的要道,马谡、高翔在这里屯兵,被张郃和郭淮两面夹击,从距离上也显得合理得多。也就是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场基本集中在洛门-冀县-上邽这一线,正因为街亭距离祁山很近,马谡兵败后,诸葛亮才迅速班师。
我按照这一观点,重新绘制了一张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示意图,并且修正了此前图中的一些错误,如蜀军并未派兵支援遥远的安定(安定始终是杨条等变民独立作战)、蜀军并未攻克祁山(《魏略》:“曩时高刚守祁山,坐不专意,虽终得全,于今诮议不止。”)、诸葛亮出师的军府在沔阳(今汉中勉县)而非南郑(今汉中市区)等。
所以你更认同哪个观点?
注:高翔(一作高详)所屯之地为柳城,而非“列柳城”。
《郭淮传》:“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
《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魏书》:“安帝末,发缘边步骑二万余人,屯列冲要。”
可知“屯列”为一词,不能拆开。
成长
作家、编剧、书评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学会会员、稲诚及所城市书店合伙人。
已出版作品《乱世来鸿:书信里的三国往事》《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这样好读的历史:三国争霸》《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制作音频课程《少年中国史》。
即将出版《重返三国现场》《地图里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