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长相当于内地(下届政务司长或会爆冷,新设3司副司长各负构建维护国安体系使命)

文|柳扶风

李家超管治团队的人选传闻,近日爆出“冷门”,并非一直热议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和前特首办主任谭志源,而是现任特首办主任陈国基。都说政务司司长的职位极其重要,是香港的二号首长,形同“阁揆”,要找一个有分量的、成就突出的人物担任。在香港目前形势下,在中美角力、国际形势异常凶险形势下,这样的人选猜测自然会偏向与形势相配合的热门,“冷门”鲜有被关注。


然而,忽然要“爆冷”,这就有点儿意思。之所以如此,一般情形有三,一是舆情对香港内外形势、中央用人的重点要求和对管治班子的搭配考虑估计出了偏差。二是舆情对香港可出任某类重要职务可选之人的真实情况了解不足,热门并非真热,冷门并非真冷,迷瘴重重,雾里看花。三是受偶然和神秘因素影响,煮熟的鸭子会飞了,天上掉下的馅饼不知砸在谁的头上。人有千算,不如天有一算。


香港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位高权重,各有分工。政务司掌握政务和行政大权;财政司把控财政大权;律政司把握司法大权。如今,李家超政府要在三司各设副司长,不知是要分权,还是辅佐强化司长之权。这两种功能都有,要看司长与副司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这里有着复杂的官场学问、为官之道。不过,从组织架构和组织行为学来看,设副手当然是为了“加强领导”、“有利工作”、“培养干部”等。


时下要设副司长,源起于上届特首提议设政务司及财政司副司长,然而在立法会遭滑铁卢,硬是没通过。这原故是当年行政长官势弱,行政主导势弱,反对派在立法会猖獗。现在暴乱平息,《港区国安法》利剑挥出,香港选举制度改革,反中乱港者被清除,不但政务司及财政司要设副司长,律政司也要设副司长。以此背景来看,三司设副司长应该各负专项政治任务才对,重要工作在于通过整顿和改革完成中央要求的“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

本文原载于《东方日报》

保安局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