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张颇为迷幻的截图在不少人朋友圈疯传:
有位豆瓣网友真诚发问:
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来自00后小可爱的蜜汁疑惑 / 豆瓣
发帖者的逻辑显而易见:
周杰伦微博超话没上排名,官宣代言转发评论也没有破万,可见是没什么粉丝的,他的演唱会门票应该不难买才对。
或许是被评论里清一色的问号吓到了,发帖者解释自己并无恶意,强调了三遍“别骂我”。
到昨天,发帖者已经删帖并且注销了账号 / 豆瓣小组
帖子被转到微博,也“震撼”了无数吃瓜网友。
话题“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迅速窜上了热搜。
托“沙雕网友”们的福,社长吃了一个2019年最欢快的“瓜”。
1
“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
如今,判断一个明星“红不红”的方式有很多:
唱片销量、电影票房、电视剧和综艺的收视率、一条微博的转赞评、微博超话榜单排名、演唱会门票多久卖完……
有了这些数据,就常常意味着有代言、有封面、有戏拍、有综艺上、有演唱会开……再持续吸粉,唱片、门票大卖。
于是,给“爱豆”做一份漂亮的数据,成了不少粉丝的首要业务。
具体工作包括:换小号重复转微博、发帖、参与投票、打榜、控评、刷点击量、几十几百张地买专辑……
但是,周杰伦,凭什么?
三年没有新专辑,电影电视没有你,综艺杂志没有你,超话排名没有你,粉丝“零作为”;
好不容易上个热搜,不是打游戏,就是喝奶茶,不是胖了,就是晒娃……
【此处强烈谴责周杰伦先生不务正业并催新专辑快点出】
凭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那么难买?
沉寂的杰迷们给出了答案:
即便粉丝什么都不做,他的人气也不会弱 / 微博评论
但是,一码归一码,既然有人质疑周杰伦数据差,粉丝们自然不能什么都不做了。
于是,从不混饭圈的“中老年粉丝”们,“被迫营业”开始学着“做数据”。
热心粉丝在线教学打榜:
连头像都是清一色小粉红/微博截图
宣传文案先备好,复制粘贴省烦恼:
大哥,复制的时候你是不是忘了什么?/微博截图
千方百计学习刷超话、凑十五字:
你手足无措的样子真可爱 / 微博截图
到最后,“爱到深处自然黑”。
哥哥又瘦不下来 / 微博评论
不得不说,粉丝虽然年纪大了,但好在基数大,“战斗力”的确不弱:
截至目前,周杰伦超话排名已经上升到明星榜第七名:
粉丝:想捧谁就捧谁 / 微博
热闹归热闹,说到底,这只是网友们一场调侃式的自我娱乐。
毕竟,周杰伦本人连微博都没有。
至于他是否需要做数据,没有被“数据即一切”洗脑的人,都知道答案。
这也是许多人看完超话后想说的话 / 微博截图
2
周杰伦,到底是何方神圣?
2000年,周杰伦发表了第一张同名专辑《Jay》。
一鸣惊人的他,拿下了台湾第12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最佳制作人提名、最佳作曲人提名;
《Jay》的主打歌《星晴》获得了第24届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金奖。
那时,他21岁。
你能想象一个零零后写出《双节棍》《星晴》这样的歌曲吗?/ 《星晴》MV
2003年7月16日,专辑《叶惠美》.
主打歌曲《以父之名》在发布时,创下全球50多家电台同时首播,超过8亿人同时聆听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从此,人们把每年的7月16日称为“周杰伦日”。
歌曲《以父之名》MV
2004年,《七里香》发行仅一个月,全亚洲销量突破300万张。
年终时,拿下全亚洲专辑销量冠军。
歌曲《七里香》MV
2008年的中国风歌曲《青花瓷》,不仅在大街小巷传唱,甚至出现在了试卷中。
有网友调侃,那时候学校里有两种学生:一种是不追星的,一种喜欢周杰伦的;
那时候听歌歌手只有两个分类:一个是周杰伦,另一个是其他。
出道19年,更让人叹服的是,每当有人调侃周杰伦“江郎才尽”的时候,他总又能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歌曲:
《七里香》《晴天》,藏着“周氏情歌”独有的青春暗恋;
《以父之名》《夜曲》,中西音乐结合,想象天马行空;
《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中国风浓厚,词曲意境完美融合;
《听妈妈的话》赞扬母爱,《止战之殇》是人文关怀……
“风格多样,又自成一派。”
十九年,51次入围金曲奖,获得了其中的15座,位列华语歌手第一名。
网友统计周杰伦部分奖项
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将他称为“亚洲流行天王”。
歌曲《双截棍》,成了好莱坞电影《青蜂侠》的片尾曲。
这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第一支华语片尾歌曲。
周杰伦担任好莱坞电影《青蜂侠》主演之一
不光如此,他还帮别人写歌。
他为李玟写了《刀马旦》,为S.H.E创作《热带雨林》,为蔡依林制作《布拉格广场》,为张韶涵写出《亲爱的,那不是爱情》,为TFboys创作《剩下的盛夏》,为张惠妹制作《连名带姓》……
张韶涵《亲爱的,那不是爱情》mv
幕后台前,少不了他的身影。
那周杰伦的粉丝呢?
或许数据无法估算,但从老人到幼童,他的粉丝无处不在。
因为《菊花台》,许多五六十岁的爷爷奶奶爱上了他。
甚至,80多岁的奶奶,也是他的粉丝。
80岁奶奶来到周杰伦演唱会/ 《娱乐笑翻天》
演唱会上,常常出现“奶奶级选手”。
他自己说:我都不知道,原来听我歌的年龄层次这么广泛。
一些明星,也是他的粉丝。
孙俪、林更新、邓紫棋、王俊凯……
邓超因为孙俪看周杰伦演唱会而“吃醋”/ 微博@邓超
高晓松不止一次地夸过周杰伦:“我听了那首《娘子》,我都听傻了”。
《娘子》是周杰伦出道第一张专辑《Jay》里面的第一首歌。
他确实没有太多每天为他刷数据的粉丝,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
他站在那里,就是一座高山,无需证明。
3
实力面前,数据都是泡沫
数据时代,对有些人而言,流量意味着一切。
可是,“流量”现如今也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粉丝们千方百计刷出来的漂亮数据,反而成了许多人眼中,“实力不足”的证明。
哪里的数据都能作假 / 央视《东方时空》
毕竟,这些看起来既要心思又要钱的漂亮数据,做起来并不难。
今有“中老年粉丝”们把周杰伦送上超话前十;
去年也有“送山争哥哥C位出道”,将“超话只有22个人签到”的徐峥,捧上了排行榜前十。
我山争大哥必须C位出道!/ 微博评论
只要网友们愿意,他们分分钟可以送任何人“C位出道”,甚至登上所谓的“顶流”。
在这个“XXX一夜爆红”时常发生的时代,偶像更新迭代速度极快。
一戳就破的假数据,维持不了多久。
任何圈子,留到最后的人,永远是靠实力说话:
刘德华不用刷数据,因为他有《无间道》,有《暗战》,有金马奖,有金像奖……
经典的天台对决 / 《无间道》
林俊杰不用刷数据,因为他的《江南》《曹操》《修炼爱情》《小酒窝》……和无数奖杯奖项,早已证明了他的唱功和创作能力。
舞台上的林俊杰 / 《梦想的声音》
朴树1996年出道以来,至今只发行了三张专辑。
2003年出版的《生如夏花》,与2017年出版的《猎户星座》之间,隔了14年。
可这个名字每次出现,都必然引发一场“狂欢”。
朴树的生如夏花
他们甚至可以安心在娱乐圈消失许久。
因为佳作傍身、实力超群,就是最好、最自然的宣传。
在网友质疑“周杰伦数据差,为什么还有代言”时,有人回答:
“请周杰伦代言,是因为品牌方要蹭周杰伦的国名度;
有些流量明星代言,是明星要靠品牌提升知名度。”
无数年轻粉丝,是打心底里相信,做出来的数据,就是明星优秀的证明 / 豆瓣小组
依赖数据吸引眼球无可厚非,只是不该只沉浸于次,满足于此。
你们的偶像都还年轻,别用自己一手打造的数据“捧杀”了他们。
想要TA走得更远更好,敦促TA提升实力,磨炼演技、打磨唱功才更重要。
数据和实力,孰真孰假,孰优孰劣,看客心中向来自有分辨。
作者:谈心社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47fdb4662a3
来源: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