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世界上最难懂的一门语言之一,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意思就会千差万别。谈及汉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骄傲,没有汉字,绝对不会有现在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曾中断,汉语和汉字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汉字最初的甲骨文、经文再到楷书,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汉字汉语的出现不仅深深改变了中原地区,也深刻影响着周边国家。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兴起,以及中原王朝的末路,特别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战败而被迫割地赔款,国家影响力一落千丈。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曾经中原王朝的各个藩属国像越南、韩国、朝鲜、日本以及缅甸的部分地区逐渐废止了汉语汉字。
大家都知道,语言文字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无论是引入还是废除,如果用力过猛,出现一刀切的现象,那么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后果非常的严重,一旦放弃,基本上就是抛弃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像越南,虽然在1945年以后正式停止了汉字的使用,但是越南的民间很多地方直到1975年仍然在使用汉字,但是随着越南的统一后来才彻底停止了汉字的使用。另外,在日本由于汉字知识是由贵族阶层把持,因此日本废止汉字的声音只是出现在文化界,尽管后来有政治家试图废止汉字,但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和汉字的影响力,废止汉字的行动一直未能完全成功,直到现在,日本文字依然能看到汉字的身影。
韩国在古代是没有自己文字的,所有的书面材料都是用汉字记录,韩国在对于废除汉字的态度上,明显有点操之过急,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果。前面说到语言文字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韩国直接一刀切的废除汉字带来的后果,就是韩国年轻人对于朝鲜民族长达千百年的历史一无所知。更为重要的是,本民族的历史英雄以及英雄事迹大家就不能深入地了解学习,只能只闻其人,不闻其事,废除汉字也就意味着韩国人要放弃5000多年的文化。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文化断层,那还能是一个国家吗,而且因为新创造的韩文,由于是表音文字,因此重复音非常多,让人不知所云。比如韩国人的姓名,虽然许多人的名字不一样,但是读音一样,用彦文写出来的名字就一模一样,这带来的很多不便,所以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除了韩文名字还有相应的汉字名,以便于区分。
韩国人也发现了废除汉字的危害,最近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推动汉字的恢复,在经过长时间的走访调查论证后,从2015年起韩国小学课本上消失了几十年的汉字又重新复活了,不过要想把汉字文化重新拾起来,可不是像申请个什么世界遗产这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