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滔个人简介(云南建水:让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绽放活力)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实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等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贯通中小学各学段,在实践中深入推进“五育”融合,打造劳动教育试点学校示范带动,构建“劳动教育基地+校内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实践”新模式,将学校劳动教育向家务劳动教育延伸,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热爱劳动,激发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创新实践能力。

王滔



“2021年6月,我校建成‘对山草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蔬菜、果蔬种植引进校园,以‘种—赏—收—品’为主线,让孩子在四围蔬崧、瓜果飘香中升华劳动情感,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县第一小学校长高莉莉说。


作为云南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该校依托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党支部+党员+指导老师+学生”管理模式,设置农耕文化展示、种植劳动实践、劳动成果应用三个课程,划分党支部党员职责区,创新“农耕文化学习+亲身体验蔬菜种植+美食分享”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栽种、浇水、施肥、松土等环节,体会蔬菜种植的艰辛和蔬菜从播种到收获的劳动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平常我总是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劳动,现在老师选我作我们菜园小组的小小指导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劳动很光荣!”官厅镇磨玉小学学生马福昕说。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在全县中小学中实施‘示范+引领’‘学校+家庭’‘校园+边角’等多种模式,为助推劳动实践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滔介绍,按照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全县设定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劳动清单,从学生认知、参与、体验、技能、创造等方面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化、系统化、常态化,并结合课后服务,开设紫陶工艺、园艺种植、民族刺绣等劳动实践活动。


据统计,目前建水县各学校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的种植实践场地298块,师生参与率达95%以上,有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1109人,打造出建水一小、建水三中、建水五中、青龙中学、磨玉小学等5所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刘挺 摄影报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