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白金蕾)9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新疆辖区辅导企业基本情况表(截至2018年8月31日,下称:情况表)。该情况表显示,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纳影业)的辅导阶段更新为“证监会在审”,这意味着当一众影视公司纷纷宣布终止IPO进程时,博纳影业仍在坚持排队上市。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截至目前博纳影业位列全部排队上市企业的第27位,中小板排队企业第七位,如果除去已经通过发审会但未发行的企业,在全部排名中位列第二十五位,在中小板排名中位列第六位。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开心麻花等4家影视公司宣布终止IPO进程,消息人士称,自2016年后包括影视、游戏等四个行业的上市收紧政策仍未放开,博纳影业成为仅剩的坚持排队上市的影视类企业。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决心称,“即使回归A股,面对一片红海的竞争,我们也非常自信地说,博纳是一间良性的健康发展的公司”, “不考虑借壳,会踏实等待排队。”
东方财富网同时显示,博纳影业目前的状态为“已反馈”,新京报独家获悉,2018年农历新年前,证监会针对博纳影业的招股书提出了反馈意见,博纳影业也已做出相关回复,目前更聚焦业务层面。
坚持排队的“独苗”
一位接近证监会地方局的人士称,今年IPO过会更关注科技领域,芯片行业等成为热门,而影视企业过会出现降温,甚至出现过影视企业被劝退IPO的情况,具体案例不便透露。
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截至目前,已有开心麻花、新丽传媒、华视娱乐、和力辰光等多家影视公司暂停或放弃已经提交的IPO进程,其中新丽传媒的上市之路已经走了五年之久。博纳影业则成为影视类企业中,仅剩的还在IPO排队的企业。
一位投行人士在此前接受21世纪资本研究院采访时解释称,“被劝退的影视公司,或者是财务指标不合格,或者是出于其它方面的考虑,比如对行业估值问题的考量,对企业后期业绩稳定性的考量等。目前监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和核实影视资产上市收紧的传闻,但实际情况却反映了这一事实”,“对博纳来说,近年业绩的稳定是很大优势。”
接近博纳影业高层的人士称,博纳影业依然坚持排队原因有三:其一,博纳影业多年以来一直扎根电影行业,有很多优秀作品产出,在电影发行和电影院线领域也积淀,经得起“寒冬”考验;其二,上市是公司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博纳影业是于冬和团队白手创业而来,能够平常心平常面对;其三,目前影视行业整体下行,大部分企业估值(市值)受影响,博纳影业业绩尚可,但估值并非在最佳状态。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博纳影业共出品发行了206部电影,累计票房达164.47亿元。其中,超过10亿票房的影片3部,超过5亿票房的影片9部,超过1亿票房的影片38部;电影发行方面,博纳影业是中国第一家拿到发行牌照的民营影视公司;影院方面,截至2017年3月底,博纳影业旗下正式运营的自营影院达到39家,并于2017年2月成为IMAX在中国市场前五大院线合作伙伴之一。
于冬此前接受采访时认为,在美股上市的经历对其规范性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博纳影业在美股时期并非全是遗憾,规模化的监管和透明的交易规则使得公司“实打实”健康地生长了5年,扎实的业务和稳健成长的业绩也成为公司顺利私有化的关键。”
上半年净利润或超3亿元
接近博纳影业的投行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博纳影业上半年票房收入近40亿元,净利润预计在2.5亿元至3.5亿元,净利润大部分来自票房等影视相关收益,基本无投资性收益。
对比已经上市的影视企业,博纳影业的盈利状况排名中上,并有可能跑赢华谊、光线。华谊兄弟2018年上半年营收21.22亿元,同比增长44.77%;净利润2.77亿元,同比下降35.54%。光线传媒2018年上半年营收7.21亿元,同比下降29.96%;净利润21.07亿元,同比增长416.37%,但光线传媒超有过22.41亿元的净利润来自出售新丽传媒的股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仅为2.26亿元,同比下降38%。
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了博纳影业的三年业绩情况,博纳影业2017年一季度、2016年、2015年和2014年的营收分别为4.32亿元、19.01亿元、14.31亿元和12.11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10.18亿元、0.39亿元和0.30亿元。
淘票票专业版显示,博纳影业今年上半年上映3部影片,分别是《红海行动》《马戏之王》《幸福马上来》,累计票房38.95亿元。其中,《红海行动》票房获得36.50亿元,扣除6%的相关税费以及57%的院线收入,出品和宣发方粗略估计可以收益14.75亿元,博纳影业为第一出品方和第一发行方分账比例超过一半,单影片毛收益可能在7亿元左右。
在前不久公布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奖入围名单中,博纳影业出品的《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等影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女主等多项提名,仅次于中影集团获得的提名数。
估值160亿元 阿里、腾讯、红杉化身股东
博纳影业2015年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2017年5月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2017年10月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博纳影业招股说明书,2018年年初,证监会向博纳影业反馈招股书意见。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博纳影业拟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计划发行股票不低于1.22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0%,IPO发行将不涉及老股转让。募集金额的主要用途为博纳电影项目和博纳电影院项目,分别拟投入募集金额分别为60500.00万元和81961.12万元,总计14.24亿元。若以上述数据计算,其估值在142亿元以上。
业界曾对博纳影业颇为看好,这从其强大的先期投资者中就可见一斑,阿里影业、腾讯、红杉资本、赛富等机构化身其中。
招股书显示,除于冬外,持股排名前五位的机构分别为:西藏和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和合投资)、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影业)、信石元影(深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信石元影)、宁波兴证赛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兴证赛富)、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科技),持股比例分别为9.13%、8.24%、5.89%、5.18%和5.17%。
以上股东多在博纳影业的私有化过程中进入。2016年4月,博纳影业最终私有化买家包括:阿里、腾讯、中信证券、复星国际、红杉、软银赛富,以及于冬。马云、马化腾、郭广昌、沈南鹏、阎焱等组成了一个耀眼的买家团。
2017年5月,万达电影(原万达院线)发布公告,其和博纳影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万达院线斥资3亿元入股博纳影业,持股比例1.875%。以此计算,博纳影业当时的估值达为160亿元。
综合在2017年10月招股书中的数据及2017年5月万达入股时的数据,博纳影业估值在140亿元至160亿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