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特斯拉(羽化成蝶,看郑永刚如何带领杉杉脱下西服站在锂电风口?)

本以为杉杉已经随着市场的消亡而消亡,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杉杉集团的发展经历,心中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八十年代“杉杉”是家喻户晓的西装品牌,销量之大大到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穿杉杉的西装,而如今,满大街流行的是卫衣卫裤,一个曾经声名赫赫的企业就这样消失了吗?没有!因为它有一个厉害的领头人。

做西服成为老大

郑永刚是杉杉集团的董事长。当年郑永刚接手的是宁波一个小小的服装代工厂,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国人的服装需求终于从灰蓝黑中解放出来,一套高档西装是几乎是所有男人心中的梦想。

经过市场分析,他为小小的服装厂制定了“做西服”和“做品牌”两大战略,杉杉西服投放市场,高端品质遇到巨大市场需求,恰如久旱逢甘雨,那些年,杉杉迅速发展壮大,应该是数钱数到手软的节奏,1996年杉杉股份上市,成为服装第一股。那是郑永刚的第一次辉煌。



郑永刚

将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

上市之初,郑永刚就在思考企业的未来,他后来在采访中说“在中国服装行业最火的时候,我就预感到公司快死了。”

高人就是高人,他看得更远,他分析了当时的市场,认为服装行业外有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内有国内同类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杉杉必将受到内外夹击,企业红利期不会长久,必须向多元化转型。

他将企业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为什么要迁到上海,他说上海集中了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技术储备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能为企业转型提供充足的资源。这就是思考的力量。

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杉杉通过多元化投资,从服装企业发展成为集高科技、奥特莱斯综合体、时尚服装、医疗健康、贸易物流、旅游休闲、金融投资等产业于一体化的多元化产业集群。当服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服装企业纷纷破产关门的今天,杉杉靠着多元化经营在成长的路上一路狂奔。


投资锂电行业变身为高科技企业

如何为企业找到一个有核的雪球和长长的坡,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又一次助力了他。在上海总部,他甚至有一个团队专门思考和调研:下一轮最有前途的产业是什么?

这时一份关于锂电材料的研究报告引起他的注意,和普通人一样他对报告中复杂的材料学并不太懂,但他看懂了报告中的几个关键词:中国唯一一个碳素研究所、863课题、新能源、进口昂贵、中国、填补空白。他向经济学家、科学家、国际化的企业家,“很多很多人”请教、认真思考,他认为未来新能源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于是下决心投入新能源产业。

那时可不像现在,新能源股票炙手可热,二十年前谁知何谓新能源。

1999年9月,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几个月后开始投产负极材料,第二年6月投入满负荷运作,投产第一年就创产值3亿元。

但成长之路困难重重。做锂电材料的杉杉科技经历了八年亏损,八年啊,多少人就放弃了,但郑永刚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直到苹果手机横空出世,特斯拉带来电动汽车,杉杉由于在锂电池行业多年的研发和深耕,成为苹果手机和特斯拉的电池材料供应商,终于迎来春天,而现在的杉杉已经华丽丽变身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综合供应企业。

当年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穿杉杉西服,今天哪个中国人的手机里没有杉杉的锂电材料?

杉杉没有消失,它离我们更近。


佛陀说: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

郑永刚说,企业转型没有那么容易,是二十年前的思考和布局让我们今天能够站在新能源的风口上。当同期的服装企业大多都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郑永刚靠着清晰的逻辑带领杉杉从一个小小服装厂,成功实现一次次转型,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从杉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共同要素:

1、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勤于思考,树立目标

2、超强的行动力,制定规划,努力实施。

3、坚持不懈的耐力,相信自己的选择,遇到困难咬牙坚持,不放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