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下跌意味着什么(A股:缩量下跌,指数要怎样?还有更大的利好?)

客观地说,今天的行情是有延续的,延续了昨天的走势,或者说加速了昨天的走势,巧的是这还很符合预期,所以,我们昨天的主观强调还是有一些证实的,那么今天,市场又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地方?

1、恒帅股份跌停,昨天晚上,网传一段关于“公募组团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为私募接盘”,显然,这事儿在今天的A股市场快速发酵。




解释一下这件事,有人说这也是内卷的一种形式:据说资本市场出现了传销模式,卖方买私募的产品,私募先买股票,准备好专家、公司董秘和IR,甚至和董事长够沟通好,然后写报告,通过专家开电话会议,公募建仓接盘。而恒帅就是被用来举例的公司,是不是觉得跟市值管理有点像?十几年的老股民是不是觉得跟庄股有些类似?

2、自周一央行政策性降息之后,昨天,央行又有了更激进的提法: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更大一些,避免信贷塌方。于是,有人称“今天要千股涨停”……

事实上,流动性的利好确实比较给力了,但是,市场却有了偏空的声音,不过,我们对流动性方面还有一些看法,比如随着最新的数据之后,我们预期市场可能会迎来更进一步的实质性操作,比如LPR已经比较长时间没有变化了,本周能否看到更大的利好出现?

3、房地产后产业链强势,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最近的地产后产业链,还是中字头,亦或是整个老基建,在12月开始都有了不一样的动作,强调一下,最近两年都是新基建发力,但事实证明,我们还离不开老基建,去年全国新增专项债发放约3.58万亿,而今年财政部向各地下发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1.46万亿,比去年提前了三个月。




但我们说这在预期之内,至少不超预期,所以,上周的地产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或者说老基建均如此,但是,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基建逆周期托底经济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认为随着边际改善的开始,价值重估的出现属于必然……

当前的市场结构依旧延续了昨天,属于低估值主线走强的情况,而高景气度则明显回落,同时,我们昨天提到的新冠各大题材明显有分化了,而今天的医药也在调整前列,电气设备等前期的抱团股明显调整,换言之,市场的结构性虽然节奏缓慢,可至少没有变化。

指数看,沪强深弱的格局延续,风格也延续了昨天,当然,今天的市场整体表现是弱于昨天的,从情绪的角度看,我认为权重之于指数的作用在近两日得到了体现。

分时图体现了沪指相对的稳定性,跟创业板的分化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如果说昨天是题材的全面回落,那么今天就是权重的全面领跌了,注意,这里指的主要是非低估值结构性的权重,比如医药行业就出现了闪崩跌停的长春,据传是因为集采影响较大。


缩量



技术上,沪指回踩年线,创业板回踩前期缺口,可以这么说,创业板符合预期,不过沪指却弱于预期,虽然是沪强深弱,但其实沪指并不强,只能算稳定,本月第一周我们提过一个看法,指数围绕核心位置震荡的时间越长越不利,现在,创业板已经低位震荡了近两周,不排除即将选择方向了……

其他重要数据:

1、两市成交额10653亿,可谓是大幅缩量,说明市场情绪谨慎,注意,我们昨天提过创业板天量窄幅震荡的看法,甚至在文末提到了一句话:如果后续出现指数大幅分化的行情,不要惊讶,预期之内而已!

2、半导体流出25亿,军工流出22亿,稀土流出17亿,汽车流出12亿,养殖流出7亿,白酒流出6亿,建筑材料流入4亿,这充分的体现了缩量状态下资金的谨慎。

3、主力资金流出278亿,在两市整体缩量超1300亿的情况下还能超过昨天的主力资金流出26亿,这其实已经是放量流出了。

4、外资流入38.21亿,其中,沪股通流入29.3亿,我们看一看图就行了,12月以来说得太多了。




综上所述:题材效应没有全面撤退,但也大部分退了,所以,随着春节的临近,A股市场的题材效应开始下降,情绪上,虽然有利好刺激,但这个利好更多的体现在了结构性上,所以,有点类似于前年新基建和去年碳达峰/碳中和的现象,只是尚未形成抱团而已,所以指数上,虽然我们依旧认为沪强深弱,但因为结构性的趋势尚未显现,所以“沪不一定强,深大概率弱”,于是我们强调尽可能减少投机交易的同时,不用太过在意指数,以稳为主……



我是木易,旨在分享我的认知,盈亏同源,知行合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