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可欺舞蹈(陈情未绝:最是少年不可欺(下))



这些少年,以浅曦之光,给原本险恶冷酷的仙门江湖带来一抹微芒的亮色和暖意。如果说蓝湛的宠溺和情深是魏无羡历经万千的救赎,那这点亮色和暖意,则是魏无羡肆意未来的希望。——题记


魏无羡是个理想主义者,那样鲜衣怒马、肆意跳脱的少年郎,前世构建他理想体系的,一个是锄奸扶弱兼济天下的侠骨,一个是把友情亲情看得比生命还重的柔肠。温情姐弟上金陵台击溃了前者,师姐的死毁灭了后者,最终他生无可恋,毅然赴死。

16年后,金凌的出现修复了他断裂的亲情,将他从悔痛的情感枷锁中解救出来,让他实现自我和解;思追的出现肯定了他侠义理想的存在价值,使他前世所有的坚持变得值得,所有的付出有了意义。


作者对魏无羡的偏爱不止于此,正如她自己所言,她对满身伤痕的人情有独钟,所以16年后,她给魏无羡的不仅有深情的蓝湛、还有救赎功能的金凌、思追,更安排了两个具治愈功能的少年:景仪和子真。

景仪,江湖最强嘴炮,蓝氏4000条家规都束缚不了的男子,怼天怼地怼空气,除了蓝氏的人,就没有他不敢怼的人,魏无羡、江澄、金凌都不在话下,最喜欢他在伏魔洞,面对思追的提醒,一边说着“我知道要小点声”,一边大声在仙家百家和最讲雅正的蓝启仁老先生面前,将苏宗主怼得吐血。若是16年前,很难想象蓝氏会出现景仪这样的弟子,就像苏涉说的“好一个雅正为训的姑苏蓝氏,满门名士、玄门第一、原来就是这样教导自己门下弟子的?”是啊,可是景仪不仅出现了,还过得很好,看他心直口快、不畏强权、敢说敢为、快意恩仇,哪怕在含光君和蓝老先生面前也毫不收敛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如何被溺爱和纵容着长大。


有人说这全是因为蓝大一句“这孩子多像当前的魏公子”啊。的确,在景仪身上有魏无羡放纵不羁的影子,出于对魏无羡的情感,掌管刑罚的蓝忘机对景仪也必是一边管教一边包容吧。但若说仅仅因为如此就能使得景仪肆意生长怕是看轻了蓝湛,也看轻了姑苏蓝氏。蓝氏家规3000条也好,4000条也好,主旨无非是道义上的端方和行为上的雅正,最重要一条“不可结交奸邪”更是骨子里对正道的坚持。16年前的蓝湛是家规戒律严格的监督者和不折不扣的执守者,家规束缚的不仅是他的行为、思想,更束缚着他的情感,这与他的童年息息相关,从小他被灌输的父母间的正邪对立关系使他对母亲是不认同的,可孩子对母亲天生的依赖又使得他渴望每一次见面,这种挣扎随着母亲的过世在他5岁那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他一面执拗地守着一扇再也打不开的门,一面自虐地担起属于母亲的原罪,模范恪守所有的清规戒律,从那时起,作为一个活生生人的蓝忘机不复存在,存在于世的是机器一样的众人的楷模、规矩的典范。他关闭了心灵、封印了情感,更囚禁了自己。而魏无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将他的禁锢的世界撕开,赋予他人的属性,更重要的是,魏无羡让他动摇了他一直固守的正邪观,而这恰是他加著自己的原罪,是他对母亲情感矛盾的煎熬,是他无法与自己和解的根源。当他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内心,面对落在身上的板子,坚定地反问“孰正孰邪,孰黑孰白”时,那一刻体现的不仅是对魏无羡的信任,更是对母亲的谅解,也是他以人的属性回归的正式宣言,从此所有的家规戒律抵不过心底的坚持和深爱,他学会了遵从自己的心。16年后蓝湛对魏无羡全然纵容和宠溺,这不仅是因为他对魏无羡的情深意重和失而复得的珍惜,更是因为此时的他早已摆脱各种束缚,活成了他自己!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蓝湛的深情、蓝湛的坚持和他对魏无羡的信任众人看在眼里,无论是出于对蓝湛的认可还是冷静过后的沉思,姑苏蓝氏的人很少谈起魏无羡,更不会非议他。所以景仪他们才会在听书时疑惑夷陵老祖到底死了没有,明明在传说中魏无羡让蓝氏死伤惨重,但景仪和思追似乎从未在意,思追还因替魏无羡的诡道术法辩护而与金凌吵架,特别是魏无羡重生后,蓝曦臣对魏无羡的态度不仅友好亲切,甚至是欣喜和宽容的,就连蓝老先生,面对魏无羡的问题也只说了句“你不会去问他”(与其说是抱怨更像是认命),这一切都说明蓝湛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姑苏蓝氏的态度,而蓝湛的改变也在悄悄改变着姑苏蓝氏。虽然蓝氏的家规不断的增加,但蓝氏的弟子活得越来越真实、自由和生动,所以才有有思追乖巧中不失活泼顽皮,景仪跳脱中保持热忱正义,才有16年后蓝湛为魏无羡买酒、偷鸡、刻字、挡狗,为他敢与天下人为敌……

从景仪身上,我们看到了姑苏蓝氏在追求道义端方、行为雅正的同时,向着保持本性、心性和人性转变的可贵一面,如果魏无羡将来真的常驻云深不知处,想必也是幸福和快乐的吧。


子真,非四大仙门子弟,出场次数也极其有限,与魏无羡毫无关系,是个无辜的路人,唯其路人,才使得他的存在让这险恶江湖多了暖意,多了亮色,多了点人情味儿、多了些人性的美好。

16年前,众仙家以仙督马首是瞻,以姚宗主为代表,见利忘义、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是常态,打着正义的旗号,实则心怀鬼胎、自私自利。魏无羡修习诡道,便是离经叛道,救护温氏,便是大逆不道,不交阴虎符,便是不知好歹,救人伤人,便是人人得而诛之,3000人围剿1人,偷袭暗算是你罪有应得,反抗就是罪大恶极,看着魏无羡被围攻讨伐,孤立无援的样子,对这世界绝望的不止是魏无羡,还有看剧的我们。16年前的江湖对于魏无羡而言一片黑暗,仅有的几丝光亮,远离的远离、误会的误会、死去的死去,如若16年后,世界依旧是这般,那魏无羡的重生之路该有多坎坷、多无趣?

幸好还有子真这般的少年,不畏权贵、不存偏见、知恩图报、仗义执言。就像义城时魏无羡调侃的“这位小哥将来一定是个情种”,子真是个情感丰富、细腻的少年,他同情阿菁、晓星尘和宋岚的遭遇,为他们落泪;他珍惜与思追、景仪、金凌间的情意,吵架时会劝架,温宁认亲思追时,他明明怕得要命,却出来提醒思追;乱葬岗再次被魏无羡所救,他不惧喊打喊杀的众人,凭着自己的判断告诉父亲可能真的不是他做的,吓得父亲失色警告;莲花坞码头,面对过河折桥怀疑魏无羡的姚宗主,他更是直接开怼,这回连他父亲的警告都无效了;最让人感动的是,观音庙生死对决后,赶来应援的众人纷纷奔向各自关心的人,他奔向的是魏无羡,看着魏无羡受伤他又紧张又关切的样子,是剧中最暖人的情节之一。


16年前,身为家主的江澄对魏无羡那句“你要护他们,我就护不了你”,满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所以16年后,清高孤傲的蓝湛毅然执掌仙督,无非想以更强大的背景给魏无羡打造一个可以肆意放纵的江湖,更好的护他周全,可是若没有像子真这样的少年,仅凭号令,又岂会真正让世人放下偏见、摒弃仇恨、重新认识、真心接纳魏无羡?没有子真这样的热血少年,满是虚伪、怯懦、势利的险恶江湖岂非依然让人窒息、让人绝望?

《陈情令》除了忘羡因主角光环,结局尚可外,对于其他的许多人,并不友好,太多的意难平让人心有不甘,而子真让我们看到了薄凉世界里的暖意,看到了黑暗前程中的光亮,看到了历尽千劫万劫后依然拥有幸福的可能。

在如寓言般的故事里,子真更像一个童话。


少年不可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