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不轨是什么意思(108期成语故事——图谋不轨 推心置腹 同类相求)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每天更新三个成语故事,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图谋不轨

tú móu bù guǐ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孙权死后,10岁的儿子孙亮继位,朝政由大将军诸葛恪会稽太守滕胤共同辅政,偏将军孙惏谋害滕胤,势力逐渐增强,开始胡作非为。孙亮想除掉孙惏反而被他赶下台,迎立孙休为皇帝,孙休还未登基,他又想图谋不轨被虞汜制止。

【出处】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晋书·王彬传》

【释义】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谋反

【近义词】包藏祸心

相反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推心置腹

tuī xīn zhì fù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对王莽,被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同时派往北方收编农民起义军铜马军。铜马军有几十万人投奔刘秀。刘秀还是保持他们原来的编制,对他们的将领推心置腹,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图谋

【出处】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

【释义】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心待人

【近义词】肝胆相照、赤诚待人、推心致腹

【相反词】居心叵测



同类相求

tóng lèi xiāng qiú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贾谊认为商朝末年的伯夷与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是有气节,孔子为他们树碑立传,认为有德行的人会为名节而死。之所以孔子会为他们树碑立传呢?是因为同类相求,道德相同的人才会心心相印。

【典故】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释义】指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相互投合

【近义词】情投意合

【相反词】格格不入

敬请关注!【文字轻语】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记得点赞哦,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