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简历(政治人物小传 |美国隐形总统:杰克·沙利文)

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中美高层会晤。

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这次是杨洁篪直接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而不是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到底是什么职位?沙利文到底有多大能量?在对华政策上又起到什么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被誉为“下一个奥巴马”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01

书香门第

1976年11月28日,杰克·沙利文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与四个兄弟姐妹一起长大。他的父亲曾在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报》商业部门工作,后来又在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学院工作,母亲则在公立学校任教。

沙利文从小就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尤其感念小时家中别样的“国际政治启蒙课”:“那时家里的餐桌中间摆着地球仪,父母会在晚餐时一边转着地球仪一边给我们几个子女讲解国际政治。父母告诉我们,及时了解世界大事是良好公民的重要品质”。由此可见,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此言不虚也!

据说沙利文10岁就认识世界各国的首都。这无疑是成为外交人员的第一步。后来他追随希拉里访问过世界112个国家,也成为江湖上的传说。同僚开玩笑地评价——“他的工作能力就是那么令人讨厌”。

02

精英教育


同样可能是受家里的讨论氛围影响,沙利文在高中成为校辩论冠军,当上了学生会干部,并被称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后来他在2000年世界辩论锦标赛中赢得了亚军。

1994年,沙利文成为了一名耶鲁新生,当晚就和室友就美国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展开了通宵卧谈,这场小型辩论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早晨7点。其学术素养和政治激情可见一斑。

后来一位室友夏洛克·格里斯比想在学识上胜过沙利文,于是向他发起阅读挑战,看谁能够先读完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当时格里斯比以为自己的阅读节奏很好,沙利文太忙了根本跟不上。结果是,沙利文轻松击败了他,此后格里斯比再也没有挑战过他。

1998年,沙利文耶鲁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后,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罗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200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了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200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读书期间,沙利文酷爱阅读和辩论。昔日同窗回忆称,沙利文对20世纪60年代林登·约翰逊总统推行的“伟大社会”计划尤为着迷,或许从那时起心中便已种下政治理想。

03

广结人脉


沙利文不仅能力出众,人脉机缘也好。沙利文过往结识的一些重要人物日后成为其在华盛顿站稳脚跟、打入民主党核心圈子的关键,比如前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主席莱斯利·盖尔布,同为耶鲁校友的前副国务卿、布鲁金斯学会前主席斯特普·塔尔博特。

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后,沙利文回到了明尼阿波利斯市,在斐格律师事务所工作。随后又担任该州参议员艾米·克洛布彻的首席顾问,开始初次涉足政界。因辅佐参议员克洛布彻胜选有功,克洛布彻将他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希拉里·克林顿,沙利文就此开启了“开挂”般的政治生涯。

04

初试牛刀


2008年,他成为希拉里总统竞选团队的头号助手,希拉里评价沙利文“谨慎、认真、聪明”。

2008年,希拉里虽然在初选败给奥巴马,但仍然得到了国务卿的职位,沙利文也跟着进入国务院,成为美国国务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

就是在这段时间,沙利文和同事给希拉里撰写文章,论述了新的转向亚太的政策,也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亚太再平衡。

2009 年,已故的传奇外交官理查德·霍尔布鲁克 ( 曾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美国驻联合国和驻德国大使,曾负责中美关系正常化,曾七度获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富有耐性、意志坚定、擅长协调而闻名,在外交界有“推土机”的绰号 ) 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发现自己要向年仅32岁的沙利文汇报。

一位同事回忆说,打完一个电话后,霍尔布鲁克挂了电话说:“那家伙可能是国务卿。”

2012年底,希拉里即将离任。她称赞他脑子好又可靠,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问题“能进行深刻分析的头脑和冷静、眼光敏锐的分析家”,甚至预言他未来能够竞选总统。有媒体评价,民主党把沙利文看作下一个奥巴马。

更重要的是,这时希拉里把沙利文推荐给了奥巴马。

05

更上一层楼


2012年11月,沙利文受奥巴马之邀在缅甸共进午餐,饭局上奥巴马问起沙利文美国的历史、缅甸的历史。沙利文侃侃而谈。

毫无疑问,他通过了这次“测试”,这次聊天之后不久,奥巴马从空军一号专门致电沙利文,邀请他担任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负责对亚洲和拉美的外交工作,这也就开始了沙利文和拜登共事的篇章。

当时他会和拜登一起到椭圆形办公室参加奥巴马的情报简报会,并和国安团队用大约半小时时间商量重大政策问题。

据说,沙利文在白宫以对政策的批判性思考闻名。他常常质疑政策背后的假设是否正确,并乐于使用“魔鬼代言人”讨论( 即故意提出与大多数意见不同的观点,以引发思考,帮助组织回顾过去的思维模式)和推演事物的三阶和四阶效应( 类似下棋走一步看三步, 可见其目光长远,思维敏锐),最终重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同时曾经评价,“有些人担心质疑一些根本性的外交规则会显得很愚蠢,但沙利文有足够的信心说:‘等一下,我们为什么确定这一点?我们怎么知道这样做是对的?’”

最神奇的是他人际交往的功力,似乎所有与他共事的人都如沐春风。即使民主党高层有不少明争暗斗,但似乎从未影响到沙利文的升迁。即使保守派,此前也对他鲜有批评。

“杰克不仅有智力上的火力,还有人际交往的技巧。希拉里在详述沙利文的优势时说,“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他是一个真正的外交官,他懂得如何倾听,如何让人们团结起来,以及如何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战略。”

“嫉妒他的简历很容易,但讨厌他是不可能的,”一位与他同时代的具有类似背景的沙利文说。“他真是个好人。”

06

喜结连理


中国人有30而立、40而不惑之说,在2015年也就是沙利文39岁那年,和Maggie Goodlander喜结连理,希拉里和布林肯出席。Goodlander曾担任参议员利伯曼的秘书和外交政策顾问,后来又担任参议员麦凯恩的资深政策顾问,这一对新人可谓珠联璧合、比翼齐飞。

2016年希拉里在总统选举中败给特朗普,沙利文深感自责,开始反思特朗普崛起背后的国内外动因,由此发展出一套旨在“为中产阶级服务”的新型对外政策学说,恰与拜登“重建更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的施政理念相通,其要点在于:第一,强调内政与外交融合互促。第二,将重振中产阶级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归宿。第三,修复战略信誉、重拾价值观外交。第四,谋求对中国展开“没有灾难的竞争”。

此后,沙利文选择再度从政坛隐去,经由“旋转门”重新回到幕后。他在2017年1月加入了风险咨询公司——Macro Advisory Partners。在任职期间,沙利文曾为Uber与工会的谈判提供建议。后来,他又加入了新罕布什尔大学卡西公共政策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

07

关键阁僚


2021年1月20日,拜登政府正式上台,现年44岁、曾在拜登任副总统时担任其国家安全顾问的杰克·沙利文也成为美国数十年来最年轻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一任命随即引发了轰动,毕竟,国家安全顾问是总统在安全事务上的首席智囊,为人所熟知的美国战略家基辛格就曾担任这一职务。

当时,拜登团队在对沙利文的履历介绍中写道:“在政府工作期间,沙利文是最初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为伊朗核协议铺平了道路,并在美国斡旋的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促成了2012年加沙停火。他还在国务院和白宫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沙利文不仅是历任总统国安助理中的最年轻者,也是拜登政府外交和国家安全团队中的最年轻者。希拉里称沙利文“有当总统的潜质”,拜登则称沙利文是“一代人里才会出一个的智者”。暂不论这些评论有多少溢美成分,至少反映出沙利文决不是视野狭隘的技术官僚,而是具备战略思考和系统谋划的政治家品质。

08

前路漫漫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又被称为国家安全顾问,是美国总统外交和军事的主要参谋。从1953年美国第一任国家安全顾问走马上任以来,已先后有22人担任过该职务,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多重复杂甚至相互冲突的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

沙利文尽管个人能力出众,但要想成为基辛格、斯考克罗夫特那样被历史铭记的战略家和总统国安助理,却并不容易。过去四年,特朗普崇尚“小圈子”决策,对白宫国安会重视有限,削弱了其专业效力和决策作用。作为国安会的部门领导,沙利文既要落实拜登“复兴”国安会的愿景,强化其政策角色,又要仔细处理国安会与其他内阁机构的关系,防止引发它们对国安会“手伸得太长”的反感。

拜登政府在国内政治高度极化背景下上台,势必受到其他政治力量的反扑,部分共和党鹰派对拜登领导下的建制派外交回归亦缺乏认同。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马克·卢比奥讥称,“尽是名校出身的拜登国家安全团队会有序照料美国走向衰落”。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虽是内阁要职,但由总统直接任命,无需国会参院批准。即便如此,沙利文未来的工作也难免受到部分右翼人士的“紧盯”和牵扯,如何在右翼势力的政治压力下逐步出清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负资产,重塑美国的外交安全战略,恐非仅凭其个人能力和意愿便能功成。

09

对华政策

沙利文认为中美关系不应走向“新冷战”,双方必须致力于防止误判和开展旨在防止战端的“底线管理”,同时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合作。但另一方面,沙利文认为中国正在“展示自身模式相对于美国的优越性”,称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增长“触动了美国的利益”,美需首先改善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大力投资科技研发、人才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自身“制度优势”,再联合欧亚盟友一同抵御中国的“掠夺性做法”。近期,沙利文在新冠病毒溯源调查和涉疆、涉港等问题上表态强硬,对华“强势竞争”的政策姿态初露端倪。


沙利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