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离子电池最新消息(铝离子电池技术不断突破 2022年后行业加速产业化发展)

铝离子电池技术不断突破 行业加速产业化发展


铝离子电池(Aluminium-ion battery)是一类可充电电池,放电时,铝离子从阴极移动到阳极;充电时,铝离子又回到阴极。铝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功能相似,但由于组成和结构不同,电能输出水平有所不同,铝离子电池也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如成本低、续航能力强、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原材料成本低等。




几十年来,人们不断探索和开发铝离子电池,但一直未取得进展。近年来,铝离子电池研究取得一定突破,如2015年,鲁安兵等人用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并用一种相当于盐溶液的离子液作为电解液,部分解决了铝离子电池的面临的障碍,与锂离子相比,其充电速率大大提升。2017年,宁波材料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基于石墨烯研发的铝离子电池具备超长的使用寿命。

2021年12月,印度Saturnose电池研发公司公布了新型铝离子电池,并宣布将于2022年实现商业文化,将成为全球首款实现商业化的信息。Saturnose发布的铝离子电池表现出卓越的性能,相比于锂离子电池350Wh/kg的能量密度,其铝离子电池密度达到600Wh/kg,充电时间可控制在12分钟,还不会爆炸起火,更为重要的是铝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仅为锂离子电池的一半,发展潜力较大。



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但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锂资源都是绕不开的选项。而由于锂矿资源的匮乏,锂资源价格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大大拔高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本。


铝离子电池

从长期看,随着锂矿资源的减少及锂价格的飙升,人们纷纷开始寻求新的替代方案,如钠离子电池、钒电池等,虽然该类电池原材料丰富,价格较为便宜,但能量密度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铝离子电池作为具备诸多优势的电池选项,受到市场的关注。据新思界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铝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随着铝离子电池实现商业化,其优势或将得到市场重视。中国的铝离子电池也将由研究转入产业化阶段,并在改进过程中性能不断提升。


新思界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如果铝离子的优势得以验证,其或将对锂离子电池形成替代,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其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锂资源较为匮乏的背景下,可以彻底解决新能源电池面临的锂资源的“卡脖子”问题,进而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