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档案在哪里(你知道你的学籍档案去了哪儿吗?)

八九月是巴中2016年上半年公招公考调档政审的高峰期,不少成功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关注起了自己的学籍档案。学籍档案在哪里呢?不少人在学校、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来回奔波、四处寻找……

每年毕业季,各大学校都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拿着报到证到正式就业单位所在地或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报到,确认已将自己的学习档案交到人才交流中心统一保管。记者从巴中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每年都会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忽略学籍档案,没有按时到人才交流中心报到,等到几年后需要时,才急得手忙脚乱。

案 例毕业时没管学籍档案

公招政审需要时才到处找

“刚考上教师,这次回巴中是调档。”6日下午5时许,2014年毕业的徐静匆匆从广元赶到巴中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在网上没有查到徐静档案信息,便让她去市教育局查一下。徐静只好打车去教育局,仍然未查到自己的档案。徐静开始着急了,7日上午8点,她又来到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再次仔细查询,最终顺利将档案提出。

“为什么你毕业时,不及时把档案存到人才交流中心来呢?现在才拿来?”7日上午9点,一工作人员边说边为一年轻人办理档案存档。


学籍档案

这个年轻小伙叫刘志,他告诉晚报记者,2013年毕业时,他将自己的档案从学校拿到手,回到巴中后没将档案送到巴中市人才交流中心存档,一直放在家中,档案原封不动,保存很好。现在考上了恩阳一家乡镇医院,需要调档。“但单位要求,必须从市人才交流中心提出才认可。于是才有了到人才交流中心存档,再调档的事儿。”刘志向晚报记者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巴中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李文龙介绍,6日上午,有位毕业生,2014年毕业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今年上半年公招考过了,现在到市人才交流中心调档,但没找到他的档案,后来通过学校才查出他的档案寄到温江去了。于是他又跑到温江去办理提档。


大学毕业生到人才交流中心处理档案

晚报记者采访获悉,大多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自己的档案,但仍有不少毕业生为学籍档案的事四处奔走。

部 门大学生毕业时应及时报到

确认学籍档案去向

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到底有什么用呢?为何一些毕业生容易忽视档案的存在?大学毕业生毕业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对应的人才交流中心报到,相关部门如何处理学生们的档案呢?


李文龙介绍,学籍档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大学生想考编制,进入体制内工作,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国家机关部门时,学籍档案就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在政审环节,考察人员必须审核学籍档案。学生报考的主管单位还要把学籍档案调到档案管理部门去。

过去,档案存在市人才交流中心只有2年的免费保管时间,超过2年后,每年就要缴纳240元的档案管理费;从2015年1月起,全国流动人才档案管理费都不再收取。以前,有些大学生为了节约档案管理费就自己保管;有一些人毕业后自己创业、打工,觉得档案没得多大用;还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学籍档案的重要性,直到必须要用时,才急得团团转。

“有的同学5、6年都不来报到,但只要他所就读的学校将学籍档案寄到了我们人才交流中心,我们就会对档案进行妥善保管。”李文龙说,如果档案在学生本人手上,学生没有及时来报到,只要档案保管完整,没有破损没有拆封,人才交流中心都会受理,为大学生提供相关便利。

另外,李文龙说,户籍为巴中的大学毕业生在外地读书,在毕业时已经找到正式就业单位,可以在离校前向学校申请,将档案直接转到就业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