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枚奖章,它是一枚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的奖章,它是一代税务人精神的延续,也是他们珍贵的荣誉,更是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明灯,它鼓舞着72岁的布和老人一家三代的税务梦。
在陈巴尔虎旗有这样一家人,爷爷高尔查是新中国第一代税务人,父亲布和是19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后第一任地方税务局局长,两个儿子白玉和贺其,一位是现任陈巴尔虎旗税务局巴彦库仁镇税务所所长,另一位承担着办税服务厅前台管理的重要职责。
1953年高尔查在内蒙古骑兵第二师退伍,分配到张家口市人民银行任保卫科长,后又几经辗转调转到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从事秘书工作。1958年,38岁的高尔查调转到陈巴尔虎旗税务局工作,同时也将一身军魂带入到税收事业中。高尔查生前时常教导孩子们,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叫苦不叫累,这铁打的纪律成为这个家庭无形的精神力量一直延续至今。1976年,年仅56岁的高尔查因肺病逝世,结束了18年的税务人生涯。
1977年,布和在父亲高尔查的影响下选择做一名税务人。他说,虽然“找人收税要钱”的工作不好干,但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好。从专管员到基层税务分局长、再到旗县税务局长,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坚定从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旗县交通不发达,乡镇苏木的交通环境更是恶劣,布和每天早上都迎着朝霞出门,晚上伴着星月而归。中午吃点自带的干粮充饥,渴了喝一口随身携带的凉水。他每天要徒步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坑洼不平的土路,到小商户家、牧民家里收税,虽然条件艰苦,但布和从不叫苦叫累,每一笔税收款项他都认真对待,从无差错。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摸清税源底数,时任陈巴尔虎旗税务局局长的布和亲自带领税源股长、基层税务所所长不辞辛苦地走访辖区内的纳税户,陈旗辖区的所有企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97年,陈巴尔虎旗因风灾和气候异常寒冷导致农业税歉收,为了尽快核实情况,布和带领农税股全体人员一直在基层农场蹲点调查,他们顶着深秋的冷风,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这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等核灾工作圆满结束后,布和也累病了。
从事基层税务工作32年来,布和始终扎根基层,身先士卒,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口碑,让他获得了一枚“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的宝贵奖章。这枚奖章是对布和多年来税收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他十分珍爱。
传承是一种责任和情怀。当时,年幼的白玉和贺其非常希望一放学回家就看到父亲布和的身影,听父亲讲有趣的故事。然而很多时候,布和都是披星戴月地工作,常常是在孩子们入睡后,他才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从小到大,白玉和贺其无数次地看到父亲奔赴工作岗位的身影和匆匆离去的脚步,看惯了父亲对税收事业的奉献、坚守与热爱,兄弟俩也生出了一颗对税收事业的憧憬和敬畏之心。
税务系统的年轻力量是税收事业的未来。2000年与2006年,白玉和贺其兄弟俩先后选择了爷爷与父亲付出毕生心血的税务事业。兄弟俩入职的第一天,布和对他们说了同样的话:“做事要卖力,手脚要干净。”两人将父亲的教诲始终铭记于心,并当成此后工作的座右铭。
白玉从基层个体税收专管员、企业税收专管员、计会征收股股长到税务所所长,陈巴尔虎旗税务局的许多岗位,都留下了他的工作印记。起初基层税收征管工作很艰苦,不仅要起早摸黑收小商贩的税,还要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每当在工作中倍感压力时,他就会找父亲聊天谈心,不仅探讨业务,更从父亲那里汲取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贺其在办税服务厅工作的15年里,每天与形形色色的纳税人打交道,他的双语特色服务,为他的税收工作增添了助力。兄弟俩始终铭记着祖辈、父辈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时代在更迭,不变的是责任与传承,坚守的是初心和使命。 年轻一辈的税务人从祖辈父辈的教诲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向着新税务新征程迈进,精彩地走着属于他们的税务人生。布和一家三代税务人都深爱蓝色的税服,敬畏金色的税徽,他们时刻铭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铮铮誓言。那枚“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奖章的荣耀在这一家人中将接续传承,他们总是很骄傲地说:“我们一家三代税务人为祖国的税收事业接续奉献,我们见证了祖国税务工作的发展史。”(刘海玲 曾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