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标准化(人人都在谈农业生产需要标准化,可标准化应该如何落地?)


在您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右上方“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火种三农”每天推送的内容。感谢您的关注!


每当谈到中国农产品发展问题,"标准化"总是常常被提及。标准化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标准化同样也是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的基础。对比那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地区,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确实还很低。

所谓农业标准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使用相对标准的投入品(种子、肥料等),通过相对标准化的方法、技术,以此来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标准化如何做并不难懂,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如何整体推动标准化的落地,在以小农、散户为生产主体的我国却总是遇到难题。


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企业为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进行各种尝试,提出许多方法,但成功者少数。为什么? 因为农业生产上标准化不是一两户实践就行,需要区域整体共同标准化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

比如,拿病虫害防治来讲,为什么要强调统防统治?如果只有你的橘园按时打药杀木虱,而隔壁果园不打药,那么木虱会飞到隔壁"暂避风头",过几天又飞回你的橘园继续危害。 再比如,区域整体标准化提升,带来整体果品品质提升,这样会吸引更多采果商,那么价格自然比较好。但如果你所在的区域种植水平普遍较差,来你这个区域的果商自然是冲着相对低价的果子来的,那么即使你的种植方法再标准,果子品质再好,这些果商也不会出多高的价,而那些"识货"的果商又不太愿意为了你这一点货源专门跑一趟,所以最终你的好果也卖不上好价。这样逐渐就没有人愿意花力气搞什么"标准化",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受农产品行情整体下行的影响,农民变得更加"保守"。在看不到确定收益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愿意"冒险"改变。而标准化对产业带来的积极效应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几个生产周期(农业生产本身具有较长周期性)。这也导致要求大规模的种植者采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生产变得很难。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解决办法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近期采访的案例。


"猕猴桃原产地8S标准化产业联盟"是今年在成都市蒲江县诞生的一个组织,由成都鲜农纷享、蒲江县猕猴桃协会以及当地的技术专家、产地经纪人共同组成。其中鲜农纷享是一家做猕猴桃品牌化营销的企业,其打造的"甜美滋"系列猕猴桃已实现远销欧洲、东南亚。而协会及技术专家在联盟中扮演推动标准化种植的角色,通过标准化的种植提升猕猴桃品质,再通过品牌化销售实现"优果优价",真正实现产与销的链接,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提档升级。


那么这个产业联盟是如何推动蒲江县猕猴桃种植标准化落地的呢?

前面说了,标准化推动一大难点是,种植户在看不到确定收益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愿意"冒险"。为了吸引种植户加入,产业联盟在全县招募100名种植户,免费为其提供半亩地一年的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投入品)。通过标准化方案管理的果品,最终纳入产业联盟统一做品牌化运作,从而实现"优果优价",让农户切实看到利益。如果成功,会吸引带动更多种植户加入联盟,从而从整体上推动了蒲江县猕猴桃种植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这就避免了"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标准化的窘境。


在采访鲜农纷享总经理王强先生时,他谈到中国猕猴桃要实现品牌化之路,标准化种植是基础,这也是鲜农纷享作为一个猕猴桃流通企业为何要参与到种植端来。同时他表示,欢迎更多的果品流通企业、技术专家加入"8S标准化产业联盟",共同促进猕猴桃产业更加良性发展。


左:成都鲜农分享公司总经理王强 右:蒲江猕猴桃协会会长傅加宁

如果成功,这一模式还将复制到国内其他猕猴桃产区,届时"8S标准化产业联盟"将联合更多流通企业、产业协会、技术专家、果品经纪人等共同推动各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猕猴桃的崛起。

农业标准化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