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原则(公基行政篇)

行政法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高效便民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权责统一原则

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政府及职能部门、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行为分类:抽象行政行为(法规、规章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特定事项对特定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权利义务做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如行政处罚)

程序正当原则

羁束的行政行为(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1警告,通告批评(声誉罚)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4责令停产停业、限制开展经营活动、责令关闭、限制从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降低资质等级(行为罚)6行政拘留(人身罚)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设定:1法律。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有法律设定。2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人身自由除外)3地方性法规(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除外)4规章(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适用

1行政处罚的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2裁量情节(不予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唯有危害结果)3追究失效两年(涉及公民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由危害结果)4一事不再罚

行政处罚的程序

简易程序:对公民处2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3000以下(一人执法,当场决定,当场送达)

一般程序:1立案2调查(不少于2人,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与申辩意见,不得因当事人申辩加重处罚3决定(情节复杂或者重大需集体讨论)4送达(当场交付、当事人不在场,应当七日内送达

听证程序

听证条件1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降、低资质等级,较大数额罚款(不需要承担听证费用)

听证时间五日提出,七日通知;听证公开举行(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除外)

行政处罚执行:1罚缴分离(十五日内)2当场收缴(100元以下,事后难执行,水上或者交通不便当事人提出)

行政强制

种类:限制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财物扣押;冻结存款、汇款;

行政许可种类:

普通许可:涉及公共利益或个人重大利益的特殊活动

特许: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或特定行业的市场准人

认可:特定职业行业资格、资质的确定

核准:特定设备、设施、产品、物品检验、检测、检疫

登记:企业或其他组织设立

行政复议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

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部门本级人民政府申请,也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

对海关、金融、税务、外汇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额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

对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派出机构作为被申请人,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工作部门

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由它们的共同上级行政机关作为复议机关

对被撤销的机关,向继续行驶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

申请期限: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60日内

申请方式:可口头可书面

复议期限一般60日,最长90日

行政诉讼(民告官)

基本原则:1依法受理、依法应诉2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4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5当事人的法律平等6各民族都有权使用本族语言文字行政诉讼7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8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

基本制度:合议制原则(三人以上单数)2回避原则3公开审判原则(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可以不公开)4两审终审原则
不予受理的案件:1国家、外交等国家行为2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5刑事诉讼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行政机关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行政诉讼管辖

级别管辖: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第一审行政案件2中级人满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对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的诉讼案件;海关案件;本辖区重大、复杂案件)3高级人民法院本辖区重大、复杂一审行政案件4最高院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一审行政案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