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江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农民增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7日讯(通讯员 周文)初夏时节,农耕正当时。5月17日,在江永县潇浦镇下界头村利源合作社5000亩的供港蔬菜基地里,只见农田平整方正、沟渠纵横交错,农户们正忙着抛秧、对毛节瓜等蔬菜进行管理,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

张永是江永县利源合作社负责人,也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每年种植水稻、蔬菜100余亩,还种植烤烟30余亩,年收入100多万元。张永介绍,前几年基地都是单一的蔬菜基地连作,连续多年种植蔬菜,土壤积聚了大量病菌和虫源;每年进入夏季,由于天气高温少雨,种植蔬菜,尤其是叶菜类蔬菜,不仅病虫害多,蔬菜品质也不好。

2021年开始,该基地改变原来的单一蔬菜种植模式,实行“稻蔬”轮作,土地积聚的病菌和虫源被大量杀灭,大大减少了病菌源、虫源,还消灭了多数陆生杂草及其种子,在“种地”的同时实现了“养地”。同时,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在不减少蔬菜生产的前提下,多种植一茬水稻,实现了一地多收。

“稻菜”轮作,满了“粮仓”,鼓了“钱包”。今年,基地与当地10多户农户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实行水稻跟蔬菜轮种,种植200多亩的水稻,预计每户农户每亩土地增加收入2000余元。

笔者从江永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县近年来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抓手,积极探索农业污染治理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共赢的路子,加大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作物推广种植力度,除了“水稻+蔬菜”水旱轮作外,还实施了生态烤烟、玉米替代蔬菜种植等项目,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农业生产结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