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非关税壁垒已逐渐取代关税壁垒成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工具。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规定等。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有: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国内税、进口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进口押金制、专断的海关估价制、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s)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贸易壁垒的一种。 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它还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极力反对,并通过谈判将其大幅削减。
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有: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