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需要有连带关系(中国文化中,情、爱、欲,是三个层次,刷新认知)

我在第七期《论语别裁》导读课上,听到古国治老师刚刚说完“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人品的高尚”,下一句老师说“现在到处宣传爱情最伟大,最好”,说完这一句,老师居然又转回去说中国文化了,让人好生纳闷。

人品高尚和爱情之间,初看就觉得联系蛮多。有谁愿意把真心托付给海王?托付给海后?

也许有的小伙伴认为,海王海后是幼小时心理创伤多的人,这一点或许没错。

但问题在于,选择伴侣,又不是拯救他人,别人不想改变,你也改变不了哇。所以尽量选人品高尚的,不选病的(身心都算),毕竟有房贷要共同还,有后代要共同养,圣母心会害惨自己和孩子。


我查询了南公怀瑾先生的书籍,发现“情、爱、欲”原来是三个层次,说实话,我还蛮震惊的,以前都是糊里糊涂,以为是一个东西,现在搞清楚了,心里也清爽了许多。兹摘录于下:

一般人青年时都是欲,都是一点荷尔蒙,拿儒家的观点,都是“气之炽盛”,身体情绪的变化,荷尔蒙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完全是“欲”。

所谓“我爱你”“不爱你”,那是听肉体上荷尔蒙的指挥,这个完全属于欲。欲是彼此的发泄,没有什么懂得爱。

爱,就真不容易了,爱跟欲不一样时,那才是真爱。当然你们喜欢养小狗的,嗨哟,几万块钱买一条小狗,抱着又亲又吻,那个说不定还有一点点爱。

那么这个爱很自私的噢!格老子愿意喜欢这条狗,我不喜欢还是把它炖去吃了,还是为“我”(众笑),这个算是爱!


情,这个就难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经离开了欲,离开了爱,才谈情。

——《南怀瑾讲演录

喜怒哀乐是情绪,情绪有一半是属于生理的,这就关系到修养问题。

《宗镜录略讲》

什么又叫情绪呢?情绪有许多是生理影响的,换句话说,就是气的作用。

譬如喜,很高兴;怒,发脾气;哀,心里难过的时候,看什么都想掉眼泪,很悲伤;乐,高兴起来时,快乐得很。这四种状况,不是理智所能控制的。

虽然我们认为不要轻易发脾气,也不要傻乎乎的笑,但是自己情绪的变化,连带产生的关系和气的作用,理性是禁止不了的,因为它是自然发出来的。

《庄子諵譁》


情绪的作用,是来源于生理禀赋,由于身体内部健康状况的作用。换言之,健康与不健康,和情绪关系很重要。

如《内经》所说:“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原本大学微言

喜怒哀乐是情不是性,情也是阿赖耶识种子带来的,有些人天性是喜的,有些人天性是怒的,有些人天性则是哀的或乐的。

情是根据什么来的?它与心理、四大、五行——心肝脾肺肾等生理禀赋,都有关系。

连带关系

佛说情这个东西,就是业力的一种,业根。

如何修证佛法


现在男女年轻人之间,情都不专,好像蛮解脱的;不是解脱,是无情。你不要把男女之爱的情,看成坏的情,像第六代达赖说的,“若将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男女的爱情和父母的亲情,相是两样,情是一个,转过来的话就是大慈悲。菩提萨埵是觉悟有情,但是有情众生贪图这个情,有情而没有觉悟。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古代有位很高明的善知识,他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然后专心皈依佛法,他说:「我佛世尊,一代时教,只为一切无情众生说有情法尔。」这话说得多么深刻!


我现在浅显的总结一下,欲、爱、情是三个层次,详细讲起来,还有许多内容。

欲是荷尔蒙的分泌及彼此的发泄,爱是出于自私、我执的缘故。

喜怒哀乐属于情绪,它与心理、四大、五行——心肝脾肺肾等生理禀赋,都有关系。佛说情这个东西,就是业力的一种,业根。

中国文化中将“情、爱、欲”分得清楚,讲得明白,它们互相影响,需要我们在身心上去体会。若随着原始爱欲情绪而行,就会出现自私自利,以命搏爱等等情况,内心嘈杂喧闹,不得安宁,不易愉快。

若通过身心两方面的修养,将“欲、爱、情”,用儒家的五伦和顺法,划在一定的范围内,所谓克己复礼,升华精神,变化气质,品格高尚,内心安定,家庭稳定,社会也更稳定。这在中国文化典藉中,是有可行方法的。

了解了“欲、爱、情”的区别,再回过头来听老师所说的,中国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尚的人品。

听到老师所说的:“现在到处宣传爱情最伟大,最好”,简单两句话,将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直接点明,哪种文化更高明,不言而喻,我懂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