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生活中,扮演者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例如:老师的教师节,医生的医师节,白衣天使的护士节,以及劳动人民的劳动节。
对于小朋友,也有专属于他们的节日,那就是六一儿童节,这个节日,是孩子期盼已久的节日,这一天,对于他们的愿望,父母几乎都可以帮他实现,不仅可以去喜欢的游乐场,而且可以吃心心念念的油炸食品,得到各式各样的礼物,父母会陪她度过最快乐的一天。
在儿童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会举办文艺表演演出活动,在节日到来的前一个月,学校就会开始准备,学生也需要提前准备节目,重视的不仅仅有家长,还有学校的领导。
02
“变味”的节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儿童节变成了“儿童劫”。
在儿童节没有到来之前,学校会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和男女比例,对节目进行编排;在儿童节当天,学生需要早起,由于这个节日是在六月,正值夏天最炎热的季节,所以学校会安排学生早点到校表演节目,全体师生到操场集合,等待着领导的讲话,然后再开始表演节目。
除此之外,需要参加文艺演出表演的孩子,还需要购买服装和道具,老师需要统一的服装来达到节目的效果,这些服装和道具的费用需要自行承担,有家长反应,交了钱之后,没想到服装回来以后,质量差的没法说,就和大街上的地摊货没啥区别。
每年的儿童节,在学校随时可以看见老师忙碌的身影,除了要给学生上课之外,还要给学生排练节目,排练节目都是占用的课余时间,甚至放学之后还要继续排练,因此许多学生都说:不想过六一儿童节。看着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到家以后,都是筋疲力尽,家长表示非常心疼,不满意学校的安排。有的学校甚至还要求家长来表演节目,让家长充当嘉宾,来观看节目。
恰恰每次文艺演出的时候,学校都会把这个表演放到工作日,这就需要家长和单位的领导请假,请假一次还好,不能说每年的儿童节都的请假吧,家长也很为难,不去学校的话感觉不跟老师面子,请假的话又害怕受到领导的批评。
很多网友表示儿童节早已“变味”,孩子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家长还得请假去学校表演节目,都是一些形式主义,还不如给孩子放假一天来得实在,既折磨孩子又折磨家长,儿童节变成了“儿童劫”。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愿意上台表演节目,但是考虑到这是学校的安排,又不得违背老师的意愿,为了提现班级的凝聚力,还必须得去学校表演节目。
一些有社交恐惧症的家长表示“尴尬癌”都犯了,但是为了孩子又不得不去表演,网友喊话:这样的安排真的合理吗?显而易见,这些安排都是为了配合学校得安排,家长才上台表演节目的。
03
“变味”的儿童节会产生哪些影响?
1、老师压力大
为了节目能呈现一个更好的效果,也为了学校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老师们都全力以赴,使出浑身的解数,从节目前的编排到节目演出,都是由老师一个人负责,除此之外,老师还要跟同学上课,没有快乐而言。
2、孩子们筋疲力尽
为了这个文艺表演,孩子们要为时一个月的准备,每天不仅要上文化课,而且放学之后还要进行排练,每天都是很晚才能到家,因为这个节目,占用了孩子太多的时间。
吃完饭,孩子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累学生也累,再加上夏天天气炎热,学生还要穿上厚厚的服装进行表演。
3、家长吃力不讨好
校方借着孩子为由,要求家长在节日当天必须到校,但是每次庆祝的时候,都是安排在工作日。
但是现在的工作人员,都是打工的,怎么能说请假就请假,有时候好不容易得到领导的批准,来到学校看孩子的演出,一个个面容憔悴,没有一点活力,看到孩子这样的状态,家长们觉得不值得。
04
关于“儿童节放假一天”的说法,各抒己见
1、正方:赞同
不少家长反应,儿童节本来就是为了孩子高兴而举办的节日,结果搞得孩子一个个筋疲力尽,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既然这样的话还不如跟孩子放假一天呢,由家长带着孩子出去游玩一天来得实在。
每个孩子的想法不一样,性格也不同,因此需求也不一样,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也为了他们每个人能愉快地度过这一天,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2、反方:不赞同
一般情况下,文艺表演结束之后,孩子就放假了,孩子放假的话,谁来带孩子呢?尤其是那种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家庭,带孩子就成了一件难题。
放假一天的话,给孩子已经安排好的计划都会打乱,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校组织活动,初衷肯定是好的,也是为了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节假日,不知从何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学校还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为孩子考虑,尽量不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来做这些形式主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