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有什么区别(全面放开二孩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浙江新闻客户端观察员 余列平

延迟退休的启动时间还在众说纷纭,全面放开二孩的靴子却在刚刚落幕的五中全会上砰然落地。两者的目标很一致:千方百计缓解老龄化。

单独二孩

老龄化的直接原因很简单,一个是生得少了,一个是活得长了。全面放开二孩和延迟退休正好跟这两者对上,一个是让大家多生点,一个是让大家多干点。多生多干,这个社会才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嘛。

全面放开二孩,乍一听,感觉是个重磅消息。“全面”二字,说得好像涉及面有多广似的。但细细一想,不难发现,在已有的“单独二孩”政策基础上,再进阶到“全面二孩”,其实相差无几。

因为当下的适婚适孕群体,已经到了“80后”甚至“90后”。而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对于他们而言,“单独二孩”跟“全面二孩”压根就没区别。

那么,“全面二孩”真正影响的是哪些群体呢?是那些还有生育愿望和生育能力的“70后”,以及部分“偷生”或依据农村相关政策出生的“80后”、“90后”。可想而知,这部分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代际中占比极低。

再加之“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这两三年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申请人数远低于预期。当下的“90后”们,相较于上一辈,活得更为自我,更多考虑自身的享乐与生活,对于子孙满堂这种中国式的传统大家庭多半无感。

另一方面,现实的巨大压力也迫使很多有生育二孩意向的人却步。“奶粉贵、看病贵、入托贵、择校贵、买房贵……”连养活一个孩子都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心力,遑论两个?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生二孩最大的顾虑就是经济问题。

再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理念势必进一步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发达国家可没有啥计划生育,国家甚至大力补贴生育,可大伙儿就是不生。低生育率成了很多发达国家心头的痛。中国是否有朝一日也会走上这条不归路,我们不得而知。

但至少,中国的决策者已经开始清楚地认识到,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已不是人口负担的不断激增,而是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对于一个城市化尚未完成、人均GDP还远远偏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的急剧老龄化无异于一场灾难。

所以,中国要在政策导向上,努力确保人口结构的进一步合理优化。要知道,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人口红利。如果这一代青壮劳动力老去之后,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可能由此受到巨大影响。

此外,在内需不旺的大背景下,鼓励生娃的确是个拉动内需不错的选择。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女人和孩子是拉动内需最大的动力。孩子在成年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他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消费者,吃穿住行玩,可以产生大量消费以保障就业。在西方国家,婴儿潮都被当成社会福祉,因为大家都明白,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可贵的财富。

除去这些经济因素,还权于民也是放开二孩的题中之义。

从自然禀赋的角度来说,理论上每个人想生几个孩子完全应当是由自己决定的,我的生育权我做主,天经地义。但在加上人的社会属性与国家的宏观考量之后,事情就变得很复杂了。

当年中国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万般无奈地推出了计划生育政策,虽然较好地度过了历史难关,但也带来了诸多隐患,且一直饱受非议。现如今,中国正在将当初不得不牺牲掉的公民生育权逐步还回去,也可谓是审时度势下的明智之举。

总体来说,全面放开二孩的象征意义恐怕会大于实际效果。所以,别担心全面放开二孩会给社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估计三五年的热闹劲一过,生一个娃的还会是主流选择。淡定啦。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浙江新闻客户端。

苹果用户可登入AppStore搜索“浙江新闻”下载;安卓用户请可在各大市场(如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91手机助手、百度市场等)搜索“浙江新闻”下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