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汇源果汁”这个饮料品牌,想必能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可就是这么一家响当当的国民饮料,最近再次出现了破产重整的信号。
不到一个月以前,一条“汇源果汁被强制执行超过15亿”的消息就冲上了微博热搜,让一众从小喝着汇源长大的网友颇为震惊。1996年的汇源风光风头无两,怒砸七千万拿下央视五秒广告,并借此打出名头,牢牢占据了市场份额半壁江山。
汇源在2007年在港股上市的时候,还是那时最大的IPO,市值高峰甚至达到过313亿。
可是它又做错了哪一步,以至于沦落到今天这番田地呢?
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当时可口可乐曾准备以179.2亿港币的价格全额把汇源果汁收购下来。汇源本以为抓住了时机,就开始了骚操作:砸钱往上游扩产,压缩营销成本。
没想到就在一年之后,这桩收购案由于各种原因被叫停。受此影响,汇源在2011之后经历六连亏,从此一蹶不振,深陷债务泥潭,甚至一度传出走P2P渠道借钱,穷到拿果汁抵债的地步。
今年1月,汇源果汁正式告别港股。
等到今年6月,汇源的破产重整就已经被法院提上日程,但是一直没有出现合适的“接盘侠”。一方面是因为汇源的债务状况很不乐观,没有买家想接下一盘烂账——前脚刚欠下15.9亿,7月7日又被强制执行了1010万。加上之前涉及的案件众多,各种失信记录,限高记录和被执行记录层出不穷,还被执行了232725.92万。
其实更大的顾虑还出在管理上,家族式管理的现象长期存在,且创始人朱新礼还是公司的大股东,所以资本就算有心接盘也很难抛开朱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