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产品(数字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助力产业链稳定,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在本次南都新实业调研团的调研中,光伏产业赛道值得憧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正在加速扩产,步入高质量发展之路。相关报道详见专题:湾区新实业深调研

而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供应链金融方面,通过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来支持整个链条上的大量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独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实现金融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

实际上,深圳是工商银行总行体系的供应链创新实验基地。作为国有大行,如何推进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创新,助力产业链稳定,推动产业链高级化和现代化?

促进工行融资服务向产业链末端小微客户渗透

“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全球企业关注的问题,市场竞争已逐步从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尤其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行深圳市分行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但仍面临首贷难、信用贷款难等挑战,影响产业链运作效率的提升。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数字供应链金融是工行深圳市分行着力发展的领域之一,该行以“工银e信”数字供应链产品为抓手,聚合核心企业、链条企业等多个协同主体,挖掘产业链贸易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将核心企业到期付款承诺数字化,赋予其沿产业链逐级拆分、流转和融资,打造了覆盖产业链各交易环节和全类型客户的交易类“数字供应链”产品体系和服务平台,业务办理全流程线上化、系统自动审批,当天申请实时到账,既安全可靠,满足产业链多级流转的实际业务需要,也使产业链上N级小微企业高效便捷地获得低成本的线上融资,促进工行融资服务向产业链末端小微客户渗透。

工行深圳市分行数字供应链已服务近2000家企业,融资超200亿

数字是最好的佐证。截至目前,该行已通过数字供应链服务近2000户中小企业,发放融资超过200亿元,覆盖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IT通讯和交通运输行业等20个民生重点行业,其中单笔融资最小的仅1103元,有效解决了产业链末端中小企业信用融资难题,促进了全链条企业协同发展。

融资产品

——————案例透视——————

见证龙头企业成长,数字供应链融资释放产业链“加速度”

日前,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报道了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总行工银e信产品支持制造业供应链稳定发展的事迹。G集团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自动化设备开发、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与该行在产业链金融领域的合作亦不断深入。G集团于2013年从工行获得了第一笔基于应收账款办理的数字供应链融资。随着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从最初的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一路与工行相伴成长,合作不断深入;经过7年的成长,该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2020年作为工行数字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签发“工银e信”,将自身的信用传递到供应商,既助力了自身供应链条的稳定,又帮助供应商获得工行更优惠、更快捷的融资服务。在业内看来,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数字供应链融资业务释放了产业链发展的“加速度”,致广大而尽精微,让融资直达更有速。

足不出户融资1小时获批!保障小微企业供应链“不掉链”

日前,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政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工作部署,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组织梳理了多款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信贷产品,开辟“保双链”融资专区,作为国有大行的工商银行也迅速响应。

在深圳疫情防控政策全面升级的特殊时期,工行深圳市分行依托无接触、线上化、智能化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保证金融服务不断档,向广大小微企业提供线上便捷、安全可靠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目前,该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已全面升级,围绕“e抵快贷、e企快贷、国担快贷、跨境贷、电力快贷、数字供应链融资”等六大主打产品,在利率、额度、期限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该行客户经理了解到核心企业D集团上游小微企业A公司亟须融资,但是因为疫情影响、无法向银行提交任何纸质资料和业务申请。该行依托D集团的优质信用,为小微企业A提供了数字供应链融资。3月14日,小微企业A提交了线上融资申请,仅在申请后1小时,工行即为其发放融资31.7万元,帮助小微企业足不出户,轻松解决疫情期间融资难题。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