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以案结事了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结合“法官进网格”加强与辖区乡镇、村居社区的沟通协调,从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综合调处等全过程,近日,大安市人民法院大岗子法庭成功调解了三起土地纠纷,以司法之力高效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镜头一:
大岗子镇双岗村130户村民的270余垧土地因租金问题与承包大户协商未果一直没有进行春耕,起因是村民与承包大户之间欲签订三年的土地承包合同,每年承包费为5400元/垧,土地直补每年1050元/垧也归村民所有,但村民担心明年承包大户不种植玉米,那么1050元/垧的土地直补钱就没有了,承包费就变成5400元/垧,与同村平均承包价6500元/垧就相差太大了。
时节不等人,大岗子法庭法官第一时间奔赴村委会法官工作站,联合大岗子镇政法委员一同开展调解协商工作。法官与前来的村民代表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了村民们预期的承包费,进而统一征求村民代表们意见,是否认可每年6450元/垧的承包费(不单算直补),村民代表纷纷举手表示同意,随后法官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与在吉林市隔离的承包户进行沟通,通过半日的沟通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镜头二:
“合同一共九年,还有六年才到期,这个地我们为什么不能种?”“土地价格太低了,你不给我们涨价,我们租给别人种,你不可以强种我们的土地!”这是大岗子镇大岗子村村民与承包大户因土地承包问题产生的强烈争吵。三年前,村民与承包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合同规定每三年可以根据周边地区土地承包价格和市场行情进行调价。今年正好是三年调价的节点,又恰逢地价上涨,村民要求土地价格上涨至6500元/亩,承包户与村民就价格问题僵持不下,村民向承包户通知解除合同,村民随即将土地另行承包给他人,但5月中旬的一天,承包户突然带领工人对该片土地进行耕种,村民进行阻拦,就这样与村民发生了正面冲突。大岗子法庭得知此事,立即协同政法委员到法官工作站进行调和,在共同努力下,针对土地承包问题双方达成共识。
镜头三:
近日,五圣堂村村书记就一起合伙承包土地纠纷向大岗子法庭寻求帮助。张某与李某合伙承包了大岗子镇五圣堂村74户村民土地,双方因财产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导致始终没有进行春耕。法官得知情况后立即奔赴法官工作站对双方进行调解,张某和李某情绪十分激动,相关问题始终僵持不下,在法官耐心的劝导和辨法析理下最终达成共识。
大安市人民法院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融入诉源治理新格局,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争取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推动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的提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大安市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