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日期具有法律意义(「建议收藏」《行政处罚法》中的法定期限梳理)

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开始施行。法老王对其中期限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行政处罚的追究期限】


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注】1.注意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2.如何认定违法行为连续状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如何确认违法行为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请示》的复函

(国法函[2005]442号 2005年10月26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你办《关于如何确认违法行为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请示》(鄂法制文〔2005〕8号)收悉。经研究并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现函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中规定的违法行为的连续状态,是指当事人基于同一个违法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行政违法行为,并触犯同一个行政处罚规定的情形

2005年10月26日


2. 【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撤回的期限】


第四十八条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

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确认无效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三日内撤回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并公开说明理由。


【注】某明星吸毒或者嫖娼,公安机关就是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通报的。


3. 【先行登记保存的期限】


第五十六条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4.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


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注】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5. 【行政处罚决定送达的期限】


第六十一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行政机关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罚决定书

6.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期限】


第六十四条第(一)项 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


7. 【通知听证时间地点的期限】


第六十四条第(二)项 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8. 【当事人缴纳罚款的期限】


第六十七条第三款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9.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上交期限】


第七十一条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10.【工作日的规定】


第八十五条 本法中“二日”“三日”“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注】行政处罚法中的“十五日”、“九十日”为自然日,工作中注意区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