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往年大家都在关注哪些内容吧
政协委员建议残疾人10年缴费就能领养老金
政协委员杨佳表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相比之下,残疾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相差17年左右,而重度残疾人口的预期寿命相差更大。现行退休政策中“一刀切”式的年龄限制,让他们无法申请提前退休。
她建议,根据不同等级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制定和执行专项政策,确保他们提前享受社会养老保险,也可对不同级别残疾人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对待,将残疾人退休逐月领取养老金的社保缴纳最低年限从15年缩短为10年。
保障残疾人驾驶机动车运营的权利
全国政协委员张丽莉表示,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建议交通运输部以《意见》提出的“最后一公里”短途运营为政策突破口,加快调研研讨,尽快制定实施相关专项政策措施。
张丽莉认为,放开残疾人驾驶机动车运营行政许可,修订《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相关内容,细化出台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参与运营的具体管理办法,包括残疾人准入条件、准入原则、准入数量或比例、短距离运输服务范围界定、残疾人从事网约车服务等内容。研究将残疾人驾驶机动车运营纳入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建立残疾人参与出租运营的长效机制。
给残疾人火车票半价优惠
全国人大代表余雪琴为残疾人群体发声。余雪琴在多次调研走访中发现,残疾人的交通费尤其高。她建议实行残疾人火车票半价优惠的政策,以降低残疾人的生活成本”。
给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
人大代表孙建博认为,给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对于实现残疾人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意义。残疾人如果不能就业,其政治权利、生存权利等都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劳动就业是残疾人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主渠道,也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最大愿望。
因此,孙建博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通过有效的方式,增加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给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
制定完善给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的保障机制,由政府牵头,协同各职能部门,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建议建立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终身照料制度
继续完善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的托养日间照料制度。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在托养机构建设中形成各级联动,并尽快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通过合理的发展,形成政策长效化,服务专业化,机构网络化,管理规范化,方式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例如,顺德、定海等地建立的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通过专业的心理康复、社交训练、就业技能培训等,使精神、智力残疾人得到了科学有效的照料。同时,实行托养、训练、就业一条龙服务,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筹措资金,解决机构托养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残疾人就医看病,医保要给予特别照顾
残疾人也应成为医保目录调整的关注对象。“目前我国残疾人数量超过8000万,完全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至少在1000万以上。而且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家庭不富裕,缺少良好的社会保障。”王建业建议,对于家庭贫困、残疾等级较高的的残疾人,用于一般疾病治疗的药品应该进入医保目录。另外,一些残疾人常用而多数人不常用的药品可以考虑加入医保目录,以减轻残疾人的医疗负担。
你对这些残疾人政策有什么想法,请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