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婚姻法最新规定男女年龄(“婚恋纳入必修课”,我国初婚平均年龄突破30岁,专家提出新建议)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久久不恋,恋而不婚,婚而不生”,已经成了年轻人婚恋大趋势。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我国总人口数突破14亿,依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是也发现了人口老龄化严重新生儿出生率日渐下降的问题,为鼓励年轻人生育,出台了三胎政策。

为了更好地实行三胎政策,也实行了很多相应的举措,包括教育方面的。


幼儿教育成本成为年轻人养育的最大开销,比如,每个月最低3000元的托费,让年轻家长苦不堪言。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规定,私立幼儿园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控制收费价额,与此同时增加校区配套幼儿园数量。

这一教育相关举措的实施,解决了年轻家长育儿的一大难题,但是新生儿出生率依旧没有提升,还是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专家建议:将婚恋纳入中高等学院教育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步了,男性女性都不再依赖婚姻。

尤其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后,不愿结婚也不想结婚,导致结婚率逐年下降,步入婚姻殿堂的时间也越来越晚。

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初婚平均最晚年龄已经突破30岁了。

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突破30岁,男性为31.89岁,女性为30.73岁;

江苏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29岁,男性28岁,女性26.52岁。


跟2020相比,年轻人结婚的年龄越来越晚,生育的时间也越来越晚,有的干脆就不结婚不生。

这种趋势还在延续,2022年数据出来后,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境况非常紧急,所以现在就需要解决。

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家们也是各出奇招,有专家提出:“将婚恋教育纳入中高等院校教育体系。”

如果此建议成真,那么大学将新增一门课程,婚恋被纳入大学必修课。


2020年婚姻法

大众对于此建议看法不一

对于这一建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认为:“手把手教大学生谈恋爱,想想就刺激,可以实行。”

还有些人认为:“大学老师作为高知分子,就是最大一批不恋不婚的人群,自己都没有经验,拿什么去教学生?再者现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的非常多,本来单着的大学生就不好受,现在还要上课接受正面暴击吗?”


婚恋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可实现性很小,毕竟必修课就要有成绩,难道以学生这一学期谈了几段恋爱来算分吗?这有些太过于儿戏了。

不过将婚恋纳入选修课还是可实现的,期末可以写一篇论文作为成绩标准,这样既能手把手教大学生谈恋爱,也符合大学课堂的标准。

但是教婚恋课的老师,不能是传统的大学老师,最好是婚恋方面的专家,至少自己要有完美幸福的婚姻。

说道大学老师,这类高知分子不恋不婚确实比较常见。


学历越高,越不愿意谈恋、结婚?

从网上看到这样一个985院校毕业的90后女博士,作为高质量女性的她,月薪5万+,拥有人人羡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她却觉得对不起父母,因为一直没谈恋爱、结婚。

虽然自己觉得不需要这样的感情来支撑自己,但是父母很希望她有一个完整个家,外婆一句:“幺儿,我要是走了,最遗憾的就是没看到你成家”,让她愧疚感油然而生。


其实像她这样的女博士很多都面临着婚恋的问题,前30年都在学习,没想过谈恋爱,也没有主动地去追求一段爱情,博士毕业后过了30岁了,周围的朋友圈子固定了,再想去找一个合适的人很难。

况且自己本身很优秀,也不想降维去接受一个不如自己的人。


学历高的男性女性,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了,学有所成后,再考虑婚姻的问题,好像已经到了晚婚晚育的阶段。

因此越来越多的男女博士选择不恋不婚不育,这些都是个人选择,除了父母外,旁人没有资格说什么。

但是漫漫人生,后半生都一个人确实有些孤寂,大学时期谈一段纯真的恋爱,顺理成章进入婚姻的殿堂,想想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所以中高等院校开设婚恋选修课还是有必要的,教大学生们开启一段美好的恋爱。


话题讨论:

你赞同大学生开设婚恋课堂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