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制作(浅谈中国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


考古发掘过程中,从古代墓穴中,除了找到大量的陪葬品之外,墓穴内部的壁画也会给历史学者提供很多的帮助,我国的壁画历史悠久,无论是其制作还是技法都自成一套体系,也给其他的艺术行业提供了很多的借鉴。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传统壁画

中国传统壁画中,大多数绘制的都是统治者的丰功伟绩或者是一些神话故事、佛教典故。壁画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来历经数代壁画也在不断发展,大多数时候统治者都是利用其中绘制的宗教政治形态来麻醉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

参与壁画制作的大多数都是底层劳动者,在绘制的过程中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习惯经济形态,给后人极大的帮助,大多数壁画的制作者都是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拜师学艺,注重师承关系。

通过跟随师傅背诵口诀,学习规范。掌握住了一套技法。很多壁画制作者在将壁画绘制完成后,甚至会失去性命。因为大多数时候,这些壁画都需要耗费制作者极大的心力,除此外大幅的壁画很多都出现于统治者的墓穴中。

为了保证墓穴不被别人发现,这些壁画制作者往往会被殉葬。曾经在敦煌的洞窟中就找到了一具人类的骷髅,在骷髅的旁边,还放着一个小碗还有一支笔,明显就能看出这是一位壁画制作者。

壁画的制作

中国传统壁画有着极其复杂的制作方法,在制作壁画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极其重要,一旦失误就会影响到壁画的整体呈现。首先需要让墙体更加平整,不能有裂缝,所以会先在墙体上涂抹粗泥,大多数是通过黏土和沙砾合成的。

在涂抹之后可以保证墙体的光滑;第二步涂抹细泥,将黏土加水搅拌稀释,让渣滓沉淀之后,只用上面那一层黏土再加入一些细沙,拌匀之后涂抹在粗泥之上,厚度大概在4厘米左右,将其彻底抹平。

然后再刷上一层白浆。这层白浆也非常有讲究,先是用闻喜土泡水,然后再加入豆浆,最后用笔刷在墙上,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均匀,保证每个地方都被刷到;最后再刷上一层矾水。

这一步可以让墙壁更加坚硬紧实,而且也让之后涂上去的颜色更加鲜亮。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壁画的底子就已经制作完成了。接下来就要绘制壁画,这一过程也分为好几部,首先先将准备绘制的故事,用细碳条描画在墙面上。

这时用的细炭条和如今我们使用的铅笔有些相似,不过在那个时候是用柳条烧制而成的。绘制的过程中,画家需要一手拿碳笔,一手拿粗布,遇到画错的地方可以及时擦掉,将整个故事铺开在墙体上。

第二步由画术更加高超的画工们来进行落墨,按照第一步勾勒的线条,通过墨线认真的勾画出来,这一步结束后已经很难再进行更改了;第三步就是着色。由主画师根据整个墙面的构图布局和色调来统一安排。

有时一些大型的壁画面积巨大要求的色彩也非常多,会有很多位画工同时工作,此时就需要主画师居于后方掌控全局。为了确定色彩,人们还会将不同的颜色给予不同的编号,甚至会提前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敦煌壁画抖音怎么做

在画师们着色的时候就按照上面书写的色号来进行涂抹。这一步完成之后,整个壁画已经大体完工了,接下来会通过加入一些特殊技法,让壁画人物更加栩栩如生。

壁画的技法

制作壁画的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技法叫作泥金法,需要用到金箔蜂蜜,将金箔彻底研碎之后再加入一些蜂蜜,让其变得黏稠纤细,然后在将其涂抹在壁画上面,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让壁画更加的富丽堂皇。还有一种方法叫作立粉法。

可以让壁画上面的线条凸起,让人物更加的立体形象,将闻喜土掺在米汤和桐油之中,经过搅拌,会出现一种黏稠的液体,然后类似于现代的奶油裱花一般将其倒入猪膀胱内。

在尖端加至一个铜管子,通过挤压让粉泥涂抹在相应的位置,等到差不多要干的时候再用贴金法。除此外在制作壁画的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凹凸法以及叠运法等方式。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是为了让壁画更加色彩鲜明,立体形象。

结语

中国传统壁画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其独有的制作方式,还形成了很多特有的技法,这些技法对于如今的美术工作者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他们也是古代劳动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研发出来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