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教育质量哪国好?选择德国准没跑)

近日,全球教育网站education.com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十大最佳留学国家》,其中,德国以79.94的分数位居世界第三名。由于这份排名的依据是学生们在选择目标留学国家时最看重的因素,因此它并不像QS排名更专注学术,而是侧重于学生留学的体验感。此次排名由以下七个指标组成:

1. 实现职业目标(To achieve my career goals)

2. 个人发展(To develop myself personally)

德国教育

3. 体验新的文化或生活方式(To experience a new culture or lifestyle)

4. 获得高水平的教学质量(To access higher quality teaching)

5. 获得一次冒险经历(To have an adventure)

6. 结交新朋友或扩大专业社交圈(To make new friends or widen my professional network)

7.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To learn a new language)


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对全球200多个地区和国家进行了评估。德国排名全球第四,德国的四季都是很好的旅游目的地;历史建筑,独特的哥特式或巴洛克教堂,美丽的城堡花园,宛如童话般的小城镇,随处可见的艺术馆和博物馆都彰显着德国艺术人文的魅力。


德国教育体系严谨且多样化,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严格的税收制度保证了无论是一名工厂员工,还是大型企业高管,子女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德国有条法规让人感到很奇怪:德国的《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就是说孩子们在上小学前,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儿童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比如跳舞、体操、读书、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等等都被禁止。那么小学前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呢?根据德国经济政策研究专家杨佩昌的总结,大致是如下三点: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德国有8800万人口(其中600万为常住外国人),却有公立大学300多所。任何人在德国都可以上大学,因为德国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和推荐制度(老师推荐),通过了申请就可以上大学了,并且德国上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这样的福利也惠及外国留学生。在德国,老师和家长并不会紧紧盯着名牌大学。初三和高中阶段,学校、家长和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进一步的教育计划,这样,会有一部分学生进入技工培训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这里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技校出来的毕业生的待遇不会比名校出来的待遇低,至少不会有歧视性的用工制度。因此,孩子们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学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获得很好的收入,这正是德国有最好的职业教育的根源。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读名校进一步深造。但是,能进入大学读书,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顺利地拿到大学文凭,在德国混文凭是绝对不可以的,你只有老老实实并且勤奋努力才能毕业。


非德国公民和欧盟公民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可以考虑欧盟蓝卡——于2009年欧盟颁布的一项关于放宽非欧盟国家高等学历专业人才来欧盟国家就业的指令(Rchtinie 2009/50/EG)。德国于2012年8月将蓝卡制度加入了新的《德国居留法》,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非欧盟国家的高等专业人才来德工作,以弥补巨大的高技术人才缺口。2021年德国对欧盟蓝卡申请者的年薪要求提高到56800欧元(紧缺职业44304欧元)。稀缺行业是指自然科学从业者、数学家、工程师、医生、IT业从业者等。最新年薪标准比去年的55200欧元年薪(紧缺职业43056欧元)增长了1600欧(1248欧),自2012年起德国针对欧盟蓝卡申请人员的年收入标准就逐年增高。


【更多移民问题可以私信作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