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傅文婧、曹子琛2月5日报道:在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做到不留死角?快递不能送到小区该怎么办?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可晓林介绍了“守住门、守住人”两件工作大事。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可晓林
第一件事是守住人。可晓林表示,按照防控工作要求就是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第一类是重点区域来沪人员,对来自湖北或途经湖北来沪人员实行居家隔离14天,并坚持采取五步工作法。
第一步核实信息,从哪里来,家里几口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什么时候到的等等。
第二步消毒,只要到了上海、进了小区,第一时间由专业的消毒人员对其经过的公共区域,包括电梯、电梯间、楼道间、家门口进行消毒,24小时有人做这项工作。
第三步上门告知,由相关居委会、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上门,填写健康登记表和隔离承诺书。送上必备防控物资,如口罩、体温计、消毒液、垃圾袋等以及部分方便储存的食品。
第四步垃圾集中收运,每天定时有人上门收集垃圾进行消毒,由专人专桶、专车送到指定的地点。
第五步做好日常联系保障。每天要两次联系隔离人,确保没有异常。同时由居委工作人员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代为采办一些生活必需品和生活物资。“通过这五步工作让居家隔离人员能够安心生活,同时也让社区居民放心。”
第二类人是其他省市来沪人员。我们采取小区门岗登记,发动楼组长等开展非接触式排摸。昨天江宁路街道共登记了153人,排摸完成303个楼组,排摸回沪人员321户505人。另外还有个人申报。随着2月10号企业复工时间的临近,这一类人员的数量会逐渐上升、压力会持续加大,但必须全面掌握。
第三类人是租住房屋人员。街道共梳理出租房屋7963套出租屋,涉及11854人,对这些人,每一个我们都要分到有关的居委会,由街道工作人员、居委会干部、志愿者逐户逐人、电话落实跟踪。“现在在什么地方?准备什么时候返回上海?包括群租房、民宿、人才公寓,还有公租房等也要一一排查。”
第二件事是守住门。可晓林介绍,第一道门是小区门,提倡“我的小区我来守”,目标是实现封闭式管理。比如我们辖区内有86个住宅小区、239道门。其中137道门直属于商品房小区,就要求所有门岗对外来人口一律登记,在入口处设置快递、外卖接收点,快递外卖人员不得进入小区。同时,要求所有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一律测温,测温枪已经配备到所有的小区门岗。
“对于一些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有77个临街小区只有电子门禁没有门岗,要求电子门禁一律闭锁,同时安排志愿者定期巡查。”可晓林说。
第二道门是沿街门。保证所有沿街的公共场所,除生活必须保障之外全部关闭。对沿街的店面采取力量进行巡视,劝关劝停,各个经营者、业主还是非常配合的,基本上都实现了关闭。对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门店,关闭堂吃,只保存外卖窗口。“比如我们社区每天仍要为250位老人配送午餐,有的是孤老、有的是独居老人、有的是行动不便,必须要配送餐饮。同时对菜场、大超市进行巡查,进门者一律测体温、戴口罩。”
第三道门是楼宇门。对辖区32个商务楼宇、园区1989家企业,通过楼宇物业、楼管联盟、楼宇党群工作人员实现联系,确保所有企业、包括物业公司明确复工前对工作场所的消毒要求。对重点楼宇,街道安排1-2名工作人员,在楼宇驻点固守,帮助物业企业一起做好公共区域消毒、进出人员登记检查等工作。同时,按规定可以复工的企业,也要每天向街道通报当日防控情况。
可晓林表示,街道和居民区在看家护院过程中,虽然给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是绝大多数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都非常支持、高度理解这些举措,希望采取更严厉、更严密的措施做好防控工作。“不少居民主动提出来做社区志愿者,不少居民给社区捐赠钱款物资但不愿意留下姓名照片,还有居民发挥互助精神,将口罩、消毒水等急需用品捐赠出来给更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