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什么的主观映象(马原应该这样学第二部分第一节)

本节是继上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中的唯物论进行梳理。分为三大板块[呲牙]


物质观

①物质的定义和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感觉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②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唯物);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辩证法)。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相对静止。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尺度。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

  •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一维性
  •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长性。特点:三维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统一就指一元)

意识观 (生理条件+心理条件)

①意识的起源

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分为三个阶段:

  • 一切物质(磁铁相吸)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含羞草)刺激感应
  • 低等生物刺激感应—— ——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
  • 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 ——人的意识(意识是人独有的

★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有人脑一定有意识? X

  •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条件,离开了人脑是不会有意识的。

⒉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现中起决定性作用。意识就是人类对物质的反应。

意识都包括哪些因素呢:劳动(决定性);语言(重要);还有其他因素(重要)答题时要选完整!!

②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二者的统一。

  • 形式是主观的怎样理解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个体意识有差异和意识具有创造性(想到鬼)

任何意识都有客观的“原型”

  • 这个原型指各样不同的物质,然后这些物质又形成各样的意识(想法)。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

  • 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
  •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最重要)
  • 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实践是它们二者的统一。

意识是什么

实践观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②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唯物论框架



唯物论就到这里结束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