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帆作业帮(妈妈“扶”我成长)


本文是张云帆在九年级的区一模语文考试中写的。

多亏了他的语文辅导老师李少颜级长在电脑阅卷时发现并截图保存了它。

经过李老师的举荐,我也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

所以我就把它修改了一下并发给了《清远日报》,后来就发表了。

那次语文模拟考试的作文是全命题作文,题目就是一个字——《扶》。

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题目越短,作文越难写!

抒写亲情是考场作文的首选题材。

张云帆是离异家庭成长的孩子,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场景——过生日,他细腻地描慕了反复变幻的内心世界“烦闷——暖意——争执——温馨”,更为关键的是他向我们撕裂了一道心灵伤口,也跟读者坦露了他的释然心迹:父母都爱他,他也很爱父母。

所以在作者笔下“扶”是双向的,爱是相互的。

一切都是那么温情默默,相爱相惜。


张云帆 清新区第三中学九(20)班

在繁多的作业和沉重的学习压力下,我被“压”得无法起身。

而她,把我扶了起来。

在我生日那天晚上,我本想在父亲这边简单应付一下就算了,因为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我去完成。

母亲却打来电话让我回她那边过生日。

我独自一人手,提着父亲买来的蛋糕走在路上。

张云帆



我为儿子预定的生日蛋糕

天下着小雨,我只听见我自己的脚步声,内心无比的烦闷,不禁对已分开7年的父母心生埋怨,“为什么我过生日还要跑这跑那?”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身影由远及近——是母亲,她看见我便高兴地向我跑来。

我很反感她的热情。

“为什么要下来?”

“当然是来接我的宝贝儿子啦。”

似乎这样是理所当然。


生日烛光

她这样说,不禁令我心中有了微微的暖意。

我们两人回到家后,母亲便开始准备为我准备庆祝生日。

“……十,十一,十二,嗯?怎么少了三根蜡烛?”母亲疑惑地抬起头,我走过来,也数了一遍,发现真的不够蜡烛,但我心中并不在意,只想尽快结束。可谁知道母亲却异常固执,执意要多三根蜡烛,想拿我的电话打给父亲让他送蜡烛过来。


我并不想因此而麻烦父亲,便快母亲一步把手机举过头顶,母亲比我矮了半个头,看见我这样,急得跳起来伸手拿。

几次之后,她跺着脚说:“你都快要中考了,生日必须要正式庆祝。”

我听了她这一句话之后愣住了,她就趁着这个机会将手机一把夺过,打给了父亲。

母亲听完电话另一边的父亲解释后,决定就插三根蜡烛来代表初三的我,我看着在黑暗中被烛光映照着的母亲的笑脸,心中的焦躁与压力烟消云散,我再看向生日蛋糕,心中默默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烛光里的妈妈

外面依旧下着雨,家中虽然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场景也一样温馨。

母亲,每当我跌倒时,您总会扶我起来,请允许我对您说:“真的爱你!”

(本文发表于《清远日报》2018年5月31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