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帆北大(王宏磊:两年的第一书记 永远的第二故乡)

新密市白寨镇刘堂村地处浅山丘陵地区,是市级贫困村。由于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支撑,多年来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外出务工。在市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王宏磊入驻后,刘堂村面貌一新,并于2015年底全部脱贫。


▲王宏磊看望双目失明的困难老党员刘老同

记者从中原西路出发一路往西南方向行驶,半个多小时就抵达了新密市刘堂村。市政府办公厅驻刘堂村第一书记王宏磊说,这正是刘堂的优势所在。

刘堂村位于白寨镇西北,西邻郑州荥阳,南邻皇帝岭村,属浅山丘陵地区,是市级贫困村。2015年,市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入驻刘堂村,在充分调研后,确定了短期的“五个一”工程目标,即一个革命旧址、一个党员活动中心、一眼水井、一批体育健身器材和一条路。

一个革命旧址


▲中共密县第一个党小组旧址维修加固工程

刘堂村辖区内的刘堂庙,是中共密县第一个党小组旧址,1987年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党史研究意义,但由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修缮完工的刘堂庙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工作队协调市文物局和财政局为刘堂庙革命旧址维修加固工程拨款90万元。目前,革命旧址已修缮完毕。这一红色资源优势,也有助于刘堂打造新密乃至郑州的一张红色名片。

一眼水井

刘堂村属浅山丘陵地区,干旱少雨,土薄石厚,多年来,附近三个村共用高庙村的一眼水井,群众用水十分困难。对此,工作队协调市扶贫办为刘堂村投资130多万元,打一眼500米深的深水井。现水井工程已完工,群众吃水问题得到解决。


▲500米水井工程

整村开发

为改变刘堂村的贫困现状,工作队制定了以整村开发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的脱贫规划,先是将村中1000多亩林地承包给开发商,村民每人每亩每月可领取近千元的租地造林款,又在今年3月份,启动了全村616户的拆迁工作,开始了省重点项目——禧岭小镇的建设步伐。


张云帆

王宏磊告诉记者:“通过禧岭小镇建设,把刘堂打造成一个以医疗、养老、养生为主打产业的特色小镇,将来颐和医院会在这建一个分院,同时我们也会把北大附中引到刘堂来,预期规划的镇区人口能达到10万人。”

如今的刘堂村,健身器材到位了,水井完工了;农村信用社网点开通了,村民不出村就能存钱取钱。看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红色安置房,村民们笑容满面、满心幸福。


记者 张云帆

编辑 李梨山

统筹  卢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