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死忠的足球迷,每年8月欧洲联赛全面开打的时候,都要纠结到底应该在哪个平台看比赛,2015年我在新英体育看比赛,2016年我在乐视体育看比赛,到了今年8月,我又充值了PPTV聚力体育的会员,因为大部分的体育版权都到了PPTV聚力体育的手里。
体育版权的快速更迭,一方面导致忠实的体育迷很难找到稳定的看球平台,另一方面体育平台也很难培养起稳定的用户群体。其实,和体育平台一样,各大视频网站也会因为视频资源的流动而导致用户群的变化,很可能因为一部热播大剧或者一个火爆的综艺就会导致用户的流失,我不仅思考:对于互联网电视厂商来说,用户的忠诚度究竟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还是电视所承载的视频资源,如果没有了视频资源,互联网电视仅仅凭借品牌还能留住用户吗?
1、聚合or独家,究竟谁能打动消费者?
说到视频资源,就绕不开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这三家了,视频行业是一个巨烧钱的行业,这三家能够在惨烈的竞争之后活下来,是因为他们背后有BAT这个无限提款机,一路上用钱砸死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从BAT三家最近发布的财报来看,由于爱奇艺的亏损,直接导致百度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降低了11.5个百分点;腾讯虽然没有公布视频业务具体的亏损金额,但是表示视频业务实现收支平衡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而阿里数字媒体和娱乐板块经调整税息摊销前亏损17.48亿,也主要指向优酷。
三家已经是视频行业的前三甲了,仍然这样持续烧钱的原因只有一个:消费者对内容的忠诚度要远远大于对平台的忠诚度,要保持长久不掉队,对内容的投入就不能停。
正是因为这种多多益善的认知,众多的互联网电视厂商也大玩聚合视频的理念,其中的代表就是小米,按照小米官方的说法,小米电视已经聚合了超过100家视频网站的资源。但是,对于超过95%的消费者来说,在意的依然是那些头部视频资源,而这些资源可能小米有、PPTV有、创维有,TCL也有,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即使贵为BAT这样的商界巨鳄,也没有能力填满“版权”这个大坑,因此纷纷尝试走向版权的上游,通过自己制作、投资影视公司或者和影视公司合作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独家视频资源壁垒,比如腾讯视频的《鬼吹灯》系列,爱奇艺和TVB独家合作的《无间道》系列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台的价值和用户的粘性。
但是,要形成独家的视频版权壁垒,背后仍然需要稳定且无限量的资金支持,资金链一旦断裂,很可能多年努力瞬间崩盘。曾经的乐视体育,就是通过在版权市场上的大肆收购,才在短时间内从一众体育网站中突围,迅速征服了像我一年的忠实体育迷,但是当资金链断裂时,曾经的用户会立刻投奔到下一个拥有版权的体育视频平台。
聚合资源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大肆收购版权连BAT都吃不消,那么对绝大多数互联网厂商来说,要想留住消费者究竟靠什么呢?
2、内容深加工,也许是那条正确的路
根据当贝市场发布的《2016年度智能电视TV APP应用分发报告》,消费者在使用智能电视时,仍然会下载众多的视频App来满足自己对内容的需求,也进一步说明了单纯的堆积视频资源并不是留住消费者的有效方式。
从我分别使用乐视电视、创维酷开电视和微鲸电视的感受来说,也许微鲸电视所采用的聚合视频+内容深加工的方式可能才是智能电视正确的方向。微鲸电视一方面聚合腾讯视频、芒果TV、TVB、BBC等多个视频平台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又对聚合的视频资源进行深度的二次加工,充分挖掘视频资源的价值。
比如在电影的归类上,微鲸电视不再是按照“功夫片”、“爱情片”、“恐怖片”这样的传统整理方式进行归类,而是根据对内容本身的深度学习,将影片分为“藏地密码”、“另类猫鼠游戏”、“Freestyle停不下来”等结合时下潮流,又高质量的专题,让孩子、爱人甚至是父母,都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想看的视频,而不是把有限的休闲时间浪费在找片上。
同时,微鲸电视还引入了众多二次元、泛娱乐和热门的网络短视频内容,比如“业余跳水失误大合集”、“婴儿各种神表情”等在网络上点击率很高的视频,大大拓宽了智能电视的内容边界,足够的年轻,更足够的潮流。另外,微鲸电视还支持VR内容,我就经常在微鲸电视上欣赏VR版的演唱会视频,VR视频带来的无拘无束感就仿佛自己置身演唱会中一样。
从内容的二度深加工,到引入众多丰富的泛娱乐内容,再到尝试VR视频技术,微鲸电视一步一步走出了属于微鲸电视的、别人模仿不了的特色之路。
3、打破单向传播,建立和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内容的深度加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选片问题,但是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始终是单向的,要真正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就要和消费者产生互动和交流。
微鲸电视的“鲸鱼乐园之旅——玩拼图游戏,闯关赢电视”活动,就是一次电视厂商和消费者通过屏幕实现互动的新尝试。8月21日-27日,只要打开微鲸电视,通过【微鲸首页】或者【少儿频道】进入活动,就可以参加拼图大通关的活动,通关越多,抽奖的机会就越多,甚至有可能得到微鲸电视。
拼图游戏的互动方式虽然有一点简单,但是仍然是智能电视和消费者之间的一次有效互动尝试,我认为其意义不亚于AI对智能电视的贡献。
除了互动之外,微鲸也在尝试让智能电视更多的融入生活,为消费者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微鲸电视开展过的“我要吃鸡”活动。这是微鲸电视和KFC宅急送合作开展的一个活动,当窝在沙发上追剧的时候,看到高富帅的霸道总裁正在吃鸡,只要对着遥控器说一句“我要吃鸡”,就有快递小哥第一时间将KFC送到,实现了看到就吃到的理想化生活。这种将线上视频和线下生活通过一块屏幕结合在一起的探索,本身就是新零售的一种,更是未来的趋势。
作为家庭中最大的一块屏幕,智能电视相比智能手机和平板有着先天的优势,无论是内容的开发还是和消费者的互动,智能电视应该有更广泛和更深度的应用体验,以前智能电视厂商没有做并不代表不能做,微鲸尝试的鲸鱼乐园之旅和KFC宅急送就是在使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勇敢探索。
在我看来,最近几年关于智能电视究竟是该走小米电视的聚合视频道路还是乐视电视的独家版权之路的讨论应该结束了,因为单一的聚合或者独家版权之路都已经脱离于新营销时代之外了,就连曾经鼓吹线上终将占领线下的阿里,都已经开始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时代了,智能电视厂商们不该重新思考吗?
微鲸是智能电视厂商中,少有的具有独立内容资源整合团队的厂商,虽然友商一直在宣传自家电视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算法为消费者推荐内容的,但是体验友商的电视,依然会发现大部分视频依然是按照“功夫片”、“爱情片”、“恐怖片”进行简单归类的,说明人工智能在目前这个阶段,依然不会明白消费者真正想看的内容是什么,自然也就无法为消费者推荐真正有意义的视频资源。而微鲸电视人工+智能的推荐方式,即有人更懂人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智能算法在筛选排列方面的优势,真正发掘出视频内容更深度的价值,可能是目前这个阶段智能电视最有效的视频推荐算法,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能力将会成为智能电视厂商最为核心的竞争力。